山西择吉日 中国民俗择吉日

2024-08-21 09:37:49
版权说明:以下内容来自网友投稿,若有侵权请联系: 处理。

入殓以后,紧跟着就要定出殡的时间。山西各地办丧事,一般不“热死热埋”,否则便会被认为对死者不孝不敬。至于什么时候出殡,往往要根据准备情况、时令、至亲到否,以及墓穴是否完备等因素来定。时间可长可短,大抵最短的为三日,依次为五、七、九日……长者可达百余日,均须单数。旧时还讲究由阴阳先生择吉日,定坟“空”,即所谓坟地上什么时候能进得去。

出殡时间确定以后,便要通告亲友,五寨一带称之为“送孝”。去时要带去孝布一块,依关系远近亲疏,大者一身孝衣,小者一方孝巾。晋中祁县等地,于出殡这天,门前要悬挂用白麻纸剪成图案的幡状物;纸与纸的衔接不用浆糊粘连,而是用铁器或石器把纸折叠后捣在一起,名为“砸岁纸”。这类似于前面提到的“岁数纸”,只是悬挂时间不一罢了。死者达到耄耋高龄的“岁纸”,当地人时行撕一条给孩子佩戴,据说可以延年益寿。撕回家糊在面瓮上,不生虫子。旧时有些地方还要在大门外立起“避忌牌”,男左女右,不仅写明生卒年月、出殡日期,还要列出避忌事项。

一、婚嫁

清代至民国年间清代至民国年间,本县婚嫁礼俗十分繁琐。当男女至十四五岁时,便将年庚属相书于红纸,交媒人或亲友说亲。媒人按门当户对的传统提亲。父母则托人对所提亲家详细打探,了解根底,并请算命先生合婚算命,如满意且无冲克,即择吉日由媒人带领男方赴女方相亲。如果男方或女方长相丑陋,往往暗请他人代相。经相看双方无异意,男方父母,送女方金银戒指,或金银耳环,作为定亲。待万事俱备后,男方请阴阳先生择选良时吉辰为娶亲之日。将择定的日期书写于梅红纸上,连同彩礼装入“拜贴盒”内,用红布包裹,由媒人送到女家。女家接知娶亲日期后,请阴阳合算,看是否相宜,有无不利,如有异说,重定日期,如无异议,则决定婚期。

迎亲之日,男方雇用粗细两班乐队,四乘花轿,执灯笼火把,旗罗伞扇,鼓乐不断,鞭炮不绝,赴女家娶亲。第一乘轿是娶客轿,请当地有名望的乡绅学士乘坐,带牌功执事,押轿夫二人;第二乘轿为新郎轿,新郎身穿袍褂,头戴礼帽,脚踏长靴或革履;第三乘轿为新娘轿,去迎亲时,由担喜瓶儿童乘坐;第四乘轿为送客轿,启程时,内放膳盒果品,直奔女家。随轿有掩红毡者二人,各提见方红毡一块,为新人避邪掩恶。贫家则雇二乘轿,免去娶客、送客轿。但娶送女客亦各坐马车陪着。

花轿至女家,娶客、新郎和担喜瓶儿童被迎接回舍,客坐于贵宾席位。新娘在伴娘、婶娘等协助下,更换新衣,梳妆打扮,穿霞帔,戴凤冠。同时给新郎头插官银花,身披十字红。新娘梳妆完毕,要举行“坐椅则,扇扇则,丫环蛮女侍候的”等上轿前的仪式,男方赠送梳头洗脸钱后,新娘头掩盖头红,被人背出门外上轿。女方聘请当地有声望的乡绅学士为送客,乘送客轿,在鞭炮齐鸣,锣鼓声中启程。跟随花轿的是陪送队列,前有抬顶柜、皮箱、瓶、斗、穿衣镜者,后抬食篓若干架,每架食篓分四节,每节放入衣服一件。食篓根据女家贫富情况定多寡。富者十架乃至十二架,贫者只有一架或两架。极贫者无食篓可送。

花轿启程后,绕街一匝,返回女方家门,新娘要照镜子,整云鬓,富家赠金耳坠,金戒指,贫家则戴银耳坠或银戒指,俗称“回头望月”(谐岳音)。

娶亲队列走后,女方派人送请柬,俗称“下贴”,恭请新姑爷婚后第三日(七七事变后,改为第二日),至岳丈家“会亲友”。放请柬的书盒俗称“拜贴盒”,其内除请柬外,另放柏叶一枝,喻白头到老之意;艾草一枝,喻相亲相爱之意;有蜂蜜,食盐各一盅,喻有缘份、密疙瘩之意;有灰石头七小块,喻爱情永固,坚如磐石之意;有五颗核桃,两个红枣,喻五男二女七子团圆之意;有红箸一对,喻丰衣足食之意;另有豇豆一撮、辣椒两个、大葱两根,系谐音取意,豇豆,喻一切比人强;辣椒,喻快乐之意;葱,喻爱情长春之意。此外,亦有放铜、铁、银顶针者,喻铜帮、铁底、银盖儿,祈望家资万贯,子孙永昌。

花轿回到男方家门口停轿,是时,门前张灯结彩。大门、照壁、水口、水井以及碾、磨均已贴红纸,谓之喜禁,阴阳先生手托木盘,一边撒谷草、红枣和核桃,一边高唱:“头撒天门开,二撒地门开,三撤新媳妇下轿来……”,新娘下轿后,在两个伴娘的搀扶下,先扔喜岁钱,然后抱照妖镜和车幅,新郎抱斩妖刀和弓箭,越过用马鞍代表的天轿,脚踩红毡,直至院心早已陈设妥当的喜阁之内。司礼人高唱:“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亲朋”等等,新郎新娘行三跪九叩首礼后,离开喜阁,脚踏红毡缓步进入洞房。入洞房门,新郎张弓射箭,四射邪恶,新娘揭翻扣在门槛的便盆,取其中锥剪,以祛邪镇恶。尔后,新郎为新娘揭去盖头红,新娘盘坐炕席,儿童打诨乞糖,婚礼至此告成。

洞房之内,点喜灯,昼夜不熄,闹洞房者至夜阑而去。新郎新娘合吃和气拌汤,分食儿女扁食和莲花馍后就寝。一些好事的青年人舔窗纸,窥门缝进行听房活动。

次日早餐后举行道喜仪式,新郎新娘拜谢亲友长辈,亲戚朋友为新人父母寒喧。道喜,男作揖,女拜礼。

第三日,新郎携带礼品偕同新娘赴岳父母家会见亲友。新郎为女方所有长辈亲友叩头敬礼。七七事变后改为次日会亲友,道喜则在结婚当日下午举行。

第四日,吃拉面,夫妻拉长到百年。

第五日,新娘不吃婆家饭,一早起床,回娘家过五日。

第六日,吃馏米或焖米、蒸米,意喻百年好夫妻。

择吉日详细介绍

第七日,吃饺子。

第八日,吃火烧。

第九日,吃馍煮肉菜。

满十日,吃油糕。取意日日向上,步步登高。

谚云:头过门,二道喜,三日女婿会亲友,四日吃拉面,五日回娘家,六日吃馏米,百年好夫妻,七饺子,八火烧,九日馍,十日糕。这也是新娘十日的饭谱。

山区则有所不同,因条件所限,除少数富家外,多数贫家骑驴娶亲。傍黑,新娘才从娘家动身,路远者,整夜都在路上,新娘新郎头上插戴鲜花,冬日插纸花,粗细两班鼓乐迎送。谓之黄昏媳妇。

旧社会娶亲,贫富大不相同。清同治年间,城内王家巷丑牛财主的儿子结婚,除酒席大宴宾客千人外,还在城隍庙献唱上马戏。清光绪二十七年,城内孙家巷富家李合之次子李信结婚,仅皮毛工人待客酒席二百五十多桌,计两千余人。民国初年,夏家营富豪夏廷东之女出嫁于坡底村财主宋秉成之子,抬陪妆食蒌二十四架,陪嫁丫环一人。而贫家结婚,则简单从事。极贫者采取抢亲手段完婚;童养媳结婚仅吃顿饺子就算了事,俗称“圆房”。

新成立以来新成立以后,提倡婚姻自主,实行新式结婚。1950年婚姻法颁布以后,废除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封建制度,革除了婚配旧俗。男女经人自由恋爱,双方经一段时间了解,情投意合,诸方相宜即互赠定婚礼物。经登记,领取结婚证书之后,选择五一、七一、国庆等节假日,或选择吉日,举行结婚典礼。典礼仪式上,新郎、新娘恋爱经过,亲朋厚友吃喜糖吸喜烟,庆贺新婚夫妇完婚。次日,照旧举行会亲友活动。

进入七十年代后,不少青年男女实行旅游结婚,大多赴北京、太原等地探亲旅行,返回后,以糖果香烟招待亲友。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娶亲不再骑自行车而是乘坐卧车或吉普。陪妆愈益丰华,不但有被褥衣物,而且有彩电、收录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有的陪随立柜、平柜、沙发、梳妆台等日用家俱和自行车等。

结婚程序大体有四个步骤:议婚、订婚、成婚、回门。

议婚,是男女婚姻的最初阶段。旧时“无媒不成婚”,男女双方不能见面,全凭父母意愿,而能否成婚完全取决于“合婚”的结果。后来,又增加了相亲,方法是由人带上男方到女方家看女方的容貌、身材。女方的父亲,或女方自己与母亲有时也去男方看看房屋、住室,打听其社交人缘。合婚既成,两家则择吉日互换庚帖。双方各备红书庚贴,上面重新写明男女各方出生的年月日,互相交换,表示信守不渝,当地人俗话是女方“有主了”。发展到后来,由于人们破除迷信,去掉了“合婚”这一环节,“换贴”这道手续也同时免除。

订婚。旧时订婚的核心内容是门当户对,对年龄的大小并不在意。一般15岁前订婚,甚至五、六岁就订了亲,有小男孩聘大媳妇,也有大女婿娶小女孩的,但通常是女的比男的大。订婚时,男家要给女家送彩礼、送大钱,旧称“纳聘”。一切礼品由女家指定。如保德、河曲一带彩礼名目有“三盘两对”,即三副项圈、两对手镯;“花红彩礼”,即红布、蓝布各一丈二尺;“生米猪卷”,即一斗白米、一斗绿豆、一斗红枣、白条猪一口,馒头24个,还有用红纸裹封的银洋。而女家给女婿的只是象征性礼物,如帽一顶、靴一双,“硬腰子”一个。解放前一般贫苦人家给不起彩礼,不得不典房卖地,债台高筑,以至一辈子不得翻身。保德城关附近还有一种习俗叫“西瓜月饼吃三年”,就是在订婚后三年内,每逢中秋节,男方用食盒抬着上好大西瓜四个,大小月饼垒成一塔送给女方。河曲一带在婚前要给女家送二斤面炸的油饼24个,油糕 120,羊一只,猪一口,酒两壶,女家回油饼两个,糕一个。

成婚,又叫娶亲。男女双方到了当地认可的婚龄,男女双方就协商结婚的日子。一般是男家先请阴阳先生选择日期,由人拿上礼物通知女家,一般女家都同意男家的日期。但细心的女家还要另请阴阳先生兑日子,看有无“妨忌”。在保德一带,腊月二十三以后就可以不择日子,任选哪一天都行,谓之“赶乱岁”。

娶亲。婚期确定之后,双方就着手准备,先通知亲戚朋友,一般家户都要订花轿、请乐工。娶亲这天新郎乘花轿,穿礼服,十字披红,由伴郎陪着鼓乐前行,去女家迎亲。贫穷之家雇不起轿子,就用毛驴去接新娘,俗称“明搬”。有的地方因山路遥远,崎岖难行,就用“骡驮花轿”这种特殊的交通工具娶亲,即把一乘长轿绑扎在两根杆中间,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由身着黑衣,头缠白毛巾的“骡夫”赶着牲口,既稳定安全,又节省人力。送亲的人当日不回。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后,代县一带由新娘的弟弟出迎,给新郎头上“插喜花”。新郎进院后要品茶,吃干果点心,叫做“待女婿”。河曲一带待女婿是让吃“小饭”——四碟小菜和挂面、烧酒。食毕,催新娘上轿,新娘头戴凤冠,身着霞帔,腰系玉带,面罩红绸盖头,随新郎出门。这时新娘哭哭啼啼,母亲泪水满腮,母女难分难离,甚至抱头痛哭。女家趁此提点小条件,习惯上叫“养女头一炸”,男家给点钱、面粉或肉,叫做“离娘费”,“离娘面”、“离娘肉”。时过午后,新娘上轿启程。迎娶的队伍回到家附近,先放鞭炮.然后大门前点旺火。娶亲者将送亲者请入室内款待,新娘下轿不能踩泥,由送亲者扛着或倒毡步入院内。新娘进门时,与婆婆同龄的婶姆、大娘要向婆婆脸上抹黑,向新娘脸上抹红。在岚县一带是给公公脸上抹黑,以图吉利。拜堂时按“里三堂,外三堂”的次序排列,先拜天地,再拜祖宗,而后父母,再及同族尊长、亲朋,不能随意颠倒。拜毕,新郎新娘进入洞房,新娘面墙而坐,新郎为其揭去蒙头红纱。有的地方把新娘头上带的一枝花,插在洞房的最高处,民间歌谣有“墙上插花花,当年抱娃娃”,“插得高,养得早,明年生个胖小小”。在河曲一带,新郎挑了头盖之后,要给新娘梳几下头发,然后用婆家新给的簪子将抓髻改梳成网子头,俗称“上头”,表示这位女子从此以后就是他的媳妇了。接着要用八仙桌斗中的弓箭向洞房四角空射,认为可以赶走凶煞晦气。新娘要在一块红布上用尺子量一下,用剪子剪一下,意寓婚后能缝善织,会过日子。洞房内忌孕妇、寡妇进入。晚间耍新娘,闹洞房,俗称“三日之内没大小”。整个婚礼喜气洋洋,热热闹闹。

回门。婚后第二天,有的地方是第五天或第九天,新郎新娘回到女家,新郎要跪拜岳丈家尊长,俗称“认大小”。保德一带小舅小姨要耍笑姐夫,多是给饭食里特别的多放一些调味,如辣椒、醋、花椒等。还要给新郎吃一顿饺子,叫“捏嘴扁食”,以防止女婿说不好。当天新郎新娘必须返回男家,不得在娘家留宿,称为“打来回”。至此婚礼的全过程才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