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面相刘伯温是谁 朱元璋为什么对刘伯温不好

2024-08-27 09:37:13
版权说明:以下内容来自网友投稿,若有侵权请联系: 处理。

沈万三年龄最大,刘伯温第二,朱元璋第三

朱元璋,(1328~1398)明代皇帝。即明太祖。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出身贫寒,少年时在皇觉寺为僧。元末,参加红巾军郭子兴部下反元,旋称吴国公《后称吴王》,灭陈友谅、张士城,出兵北伐,克燕京,历15年而成帝业。年号洪武。在文化上,提倡孔教,尊孔子为圣人。论孔学是“治国之良观”。万重藏书的收集,战争期间,令部下访求图书,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移师北伐,命征虏大将军徐达往北京接受元朝皇室藏书,运至南京。洪武元年(1368年)下诏征求民间藏书,建“大本堂”为藏书处所。洪武十年(1378年),又命“有司访求今年书籍,藏之内府,以资观览”。并“每于宫中无事,辄取孔子之言观之”,以此达到“治国以教化为先”的统治目的。卒谥高皇帝,庙号太祖。

刘伯温(1311-1375年),名刘基,字伯温,以字行。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他14岁时入处州郡学读《春秋》,17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宋明理学,同时积极准备科举考试。天生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使年轻的刘伯温很快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的大才子、大名士,开始受到世人的瞩目。他的老师郑复初就曾对刘伯温祖父说:"他日这个孩子必定会光大你家门楣,振兴刘氏家族!"西蜀名士赵天泽在品评江左人物时,将刘伯温列为第一,将他与诸葛孔明相比,说刘伯温他日一定会成为济时大器

沈万三是湖州南浔人,出生在元代大德末年(公元1307年)

附相关资料及解读:

史料如是,朱元璋曰:末后道何人传?刘伯温曰:有诗为证:不相僧来不相道,头戴四两羊绒帽,真佛不在寺院内,他掌弥勒元头教。……朱元璋曰:你因何说道字?刘基曰:上末后时年,万祖下界,千佛临凡,普天星斗,阿汉群真,满天菩萨,难脱此劫,乃是未来佛,下方传道,天上天下诸佛诸祖,不遇金线之路。难躲此劫,削了果位,末后勒封八十一劫。

——就这段话,很明显是从上至下,从隐界到显界。

不遇金线之路:没有别的金线之路,只有圣尊大道是金线之路。金线之路,既是金光大道,也是一线生机之路也。

“拯患救难,是唯圣人”。圣尊拯患唯一性,金线之路唯一性。 或者说,生门唯一性。

传统宗教之始祖的果位都削了,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传统宗教的使命与灵性自然终结。

末后勒(勒,弥勒佛,佛教之谓;耶教谓之,本源上帝;回教谓之,尔萨圣人;道教谓之,紫微圣人;全维圣人尽含其意,今谓圣尊)封八十一劫:科文理念果位制万教宗一,果位宗一。

朱元璋曰:末后道何人传?刘伯温曰:有诗为证:不相僧来不相道,头戴四两羊绒帽,真佛不在寺院内,他掌弥勒元头教。——科文圣教,元头之教。道之涅槃,道之新象。全维之道,收圆之道。天地重开,新世立之。

《黄帝阴符经》:“天性,人也;人性,机也;(圣人)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德,万变定基。”

——这段话,也是从天上到地下,再到人间。即从隐界到显界。从这里,可以理解什么叫天罗地网了。所以,觉悟是福。

李善长、刘伯温和朱升同为谋臣,他们在朱元璋的集团内把握着不同使命,起到的作用都是不尽相同,在建国初期和明朝建立后发挥的功绩各有千秋。

大明建立封赏功臣时,朱元璋的分配计划不是谁的功劳大,就给谁分的官职高权力大,而是综合各方面因素,还要按他的核心成员和非核心成员,平衡文臣武将各方势力,相互制衡接顺序来封功封职。

三谋士为朱元璋助力

电视剧朱元璋刘伯温

李善长:

定远人,从小爱读书,智慧谋略超人,通晓法家学说,公元135年朱元璋平定滁州时,闻讯当地有一位才识高德的人,就前往拜访李善长,之后李善长识得朱元璋能够成大事就去投奔,得到朱元璋器重,分他掌管文史书籍,当时李善长已经41岁。

朱元璋刚开始向李善长询问,“四方战斗,何时定乎”怎么平定天下之事,李善长以效法汉高祖开创对化而行之。作为参谋的李善长,一边帮朱元璋出谋划策,一边做好军队的物资供应,还要考察、观摩、推荐有才之士。

朱元璋把李善长比作汉朝萧何,两人的作用基本相同,朱元璋带兵前线打战时李善长就在后方留守,处理后勤保障和政务事项。需要大的行动和制定方略,少不了李善长的出谋划策。

李善长

刘伯温:

名刘基,青田人(今温州)聪明伶俐善于好学,11岁就考中秀才,被家乡人称为神童。精通。诸子自家,懂天文地理,兵法赋学,还拥有一本天书“奇门遁甲”据书中所记,他懂得奇门八卦,占卜很灵。

朱元璋当时寻找刘伯温时就已“堪定天下之机,措安黎庶之道”,他具有如何安定天下,管理百姓生产都有独特的一套。

在平定陈友亮(汉廷)和张士诚(周廷)时,刘伯温就献计平定要按“先汉后周”。设计动机是先攻打难打的陈友谅所部,张士诚就会按兵不动,而先要打张士诚,陈友凉定会要趁机攻击,左右为敌、更难应付。打败陈友亮可以扫除天下最大障碍其它,其他部队就好对付,攻打遇到困境,产生撤退投降之人,刘伯温定下铁律,退者斩杀无赦,然而在军中奠定了地位。

刘伯温

朱升:

休宁人,小勤奋好学考取秀才,进士,后著书多部《墨庄率意录》等。当官几年后辞官回家开学馆及务农。(1357年),朱元璋一路攻城略地,包围徽州府城,为了百姓受害,朱升冒危险说服守将福童开城归降。

(1358年),朱元璋攻击婺源长久不下,听说有一个隐士很出名,就微服寻找朱升隐士,已求大策。朱元璋在询问现在时局该如何行动时,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粒、缓称王”等策略。根据当时的时局来看,元朝虽然是腐败不堪,镇压一般的起义军是没有问题,前期有些及早称王建立小朝廷的都一一歼灭,这就是枪打出头鸟。

朱元璋就是以这些计策作为隐避,及时的保存了实力,暗处扩张范围,后来的有力反击和歼灭强大势力的陈友谅和张士诚所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最终把元朝灭亡。

朱升画像

朱元璋为三谋士封赏

朱升:封号翰林院学士兼东阁学士、嘉议大夫、知制浩街、同修国史。朱升作为朱元璋的参谋,参与政议,给朱元璋似写圣旨,又当他的老师。手握特权,但是不直接决策,要通过一些委婉的手法去施行,不会引起朱元璋的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