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过年习俗:
1、忙年
从“腊八”到腊月二十四日前,为过年的先期准备。农家开始做酒,店家开始进年货(特别是香烛纸马等祭祀用品)以备旺市供应。手工业者则瞄准市场加工春节所需物品,如香炉、烛台、烀漏儿、碗架、锅圈以及小孩玩具等。
普通百姓要添制或定做新衣新帽之类也须及早准备。市面上渐渐热闹起来。为防火、防盗,集镇上夜间开始有人“打更”,过年的气氛一天浓似一天。
腊月二十四开始“掸尘”。即将庭院内外、家具用具全面清扫洗刷干净。掸去屋顶墙角的蜘蛛网、吊吊灰。铜锡制的香炉、烛台也用香灰擦得锃亮。室内窗明几净,家居焕然一新。从二十四到除夕夜的清扫卫生工作要做到“四四(事事)如意”,即掸尘、换衣、理发、洗澡4件事。
“掸尘”过后,便正式“忙年”。农家开始宰杀猪羊鸡鸭、起沟捕鱼,蒸馒头、倒年糕、做酒。市镇人家也开始准备过年的菜肴。无论城乡贫富,几乎家家都要炒“福菜”。也有的煮鱼冻豆,为小孩炒花生、蚕豆,爆米花,炒炒米以及做花生炒米糖等等。
旧俗商店从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息业。年底前人们都要把节日期间各类物品采购齐全,俗谓“办年货”。首先是敬神祭祖用的香烛纸马之类,名曰“请大发”,然后是门神、对联、喜笺、鞭炮以及米、面、油、盐、酱、醋、烟、酒、糖等。过年是茶食的旺销季节。不少人都想用较少的钱购得尽可能多的花色茶点。茶食店家为适应群众需要,将各种花色茶食组合包装,质量高的组合叫“上杂”,一般的叫“中杂”,价廉物美,加上一种元宝形的竹篓包装,人见人爱。
从腊月二十四起,商店开始结帐、收债,直收到除夕午夜。亲朋好友之间也开始互相馈赠礼品,无非是鱼肉糕馒烟酒之类,名曰“送年礼”。毛脚女婿则必送礼给岳父、岳母,且礼物多有考究。主要是酒、糖、鱼、肉,其余则取其吉利,酌情添加,而收礼者亦有回赠。
2、倒糕
农家把蒸年糕称之为倒糕。蒸糕有糕模,糕模为正方形,内中又分若干长方形小格,底板上刻有凹陷的字,一般为“福、禄、寿、喜、财”以及“状元及第”、“五子登科”之类。这糕模乡间少有农家自备,大多为蒸糕师傅为农户倒糕时带去的。市镇居民则自带米粉到蒸糕店加工。蒸糕师傅首先取一点食用“洋红”(一种红色添加剂)拌上米粉屑,撒在糕模的凹槽内,然后在每个字模上面套上相等大的框格,倒入米屑,直至框格填满为止。再用一根细木条将其刮平盖上盖,就可移到锅上蒸了。几块糕模叠放在蒸锅上,锅中热水沸腾,待蒸气升至最上格,俗称圆了气。略等片刻便可落甑了。此时在案板上摊一块大湿布,将糕倒扣在湿布上,“倒糕”的名称即由此而来。一块块小长方形的黏糕上面都凸现着红字,四边有红框框。待热气出尽,就手沾冷水,将两块糕无字的一面合在一起,就是一联糕。此糕又称磕粉花糕、磕箱糕。
还有一种甑子糕,是本县曹埠、新店一带农家过年常蒸的一种糕。长长方方的,两端嵌有两道红纹杠杠,极像昔日农户家织的本布手巾,故又名“手巾糕”。另外,掘东地区农户常蒸一种甑糕,糕体很大,约长40厘米,横截面也有15厘米见方,重约2公斤。蒸一条糕,能吃好多时候。
3、蒸馍头
腊月初,农家就着手把小麦磨成面粉。到腊月下旬,自选一个日子起馒头酵,即把准备好的酵水拌到面粉中去。这酵一定要起好。乡村有句俗话:要吃好馒头,多揣几拳头。意思是说起酵时一定要捏紧拳头用力拌揉,有的干脆用脚踩踹,以使面酵发得好,蒸出馒头圆浑,筋韧好吃。冬日天气冷,起好的酵面要放在澡盆或缸坛内,上面加棉衣、被絮焐好。到了这天晚上面酵“长”了上来,就可蒸馒头了。民间习俗认为,蒸馒头最忌的就是来人。一来人蒸出的馒头就不那么圆浑松爽了,甚至结实夹生。所以在乡间,知道谁家在蒸馒头,一般人是不到这户人家去的。如实在非去不可,也只站在场边喊一声主人,从不进屋。乡村人家蒸馒头也有左邻右舍合在一起蒸的。前一天,大家把面粉称好带来,在一户宽敞人家起酵。到蒸馍时,带来烧锅柴草。妇女们捏面酵,做馒头。若蒸带馅的包心馒头,就自带拌好的馅来。每一户的馒头落笼,都要拿出几个让大家品尝,看谁家蒸出的馒头松爽好吃。
乡村人家蒸馒头大多是向别人家借的蒸笼,十几户人家中只要有一户有蒸笼就可周转了。到了腊月,备有蒸笼的农户就早早地把闲搁了一年的蒸笼洗刷干净,准备邻居们借用。笼主根据各户的预约排好时间表,一直蒸到腊月二十八九日。每户人家归还蒸笼时都不忘放满一屉笼的馒头,以表谢意。
4、请大发供纸马
所谓“纸马”是旧时的一种祭祀用品,即用木刻版印在纸上的菩萨像,亦称菩萨纸。过去遍布掘港老街的“纸马店”,也是当地商业的一大特色。每年春节前,每家每户都要到“纸马店”请年货,又称“请大发”。农村大户人家,腊月初就专程上街请年货。而镇上的商户一般在腊月二十四日前“请大发”。一些老字号“纸马店”都有相对稳定的老主顾。这些店铺对主顾客户有一份明细清单,有针对性地及早准备,而且还根据需要主动为其配全相应的香烛祭品。
请大发时,农村大户一般由两个人上街,请好后两人正好抬回家。中午纸马店还要请吃一顿丰盛的午饭。镇上大都是晚上打着灯笼请回家的。有的人家用笆斗抱回家,还有的人家用竹箩抬回家。所请的“纸马”有3种规格:油光纸做的为“上表”,六五边纸做的为“洋表”,最好的一种叫“描金龙表”,下边用“上额”做为脚子装好,供在圣柜上,甚为壮观。也有一种简易的只有二分之一大小,下边不用“上额”,而是用一点纸衬,这是普通百姓家所请经济型的“纸马”。
请纸马的数量、品种因人而异。平时也有一些行业的祀神诞辰,则是各请所需。如正月初五“赵公元帅”生日,请财神;五月十三请“关帝”;五月十八请“都天”;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请观音;六月二十四请雷神等等。平时对号入座请“纸马”,同样大香大烛供奉,鞭炮齐鸣祈祷神灵保佑,消灾降福。除了“纸马”,还要配齐供神的香、烛、元宝、黄元等祭品。晚上请到家门口,先要把标有堂名的灯笼挂在堂屋门口。然后把所请的大发放在圣柜(摆有祖先牌位、佛龛的橱柜)当中。
到除夕晚上首先挂好祖先的遗容,称为“挂容”(祖先的遗容由长房长孙沿袭保管)。同时按规矩摆好“纸马”,“家堂”必须供在正当中,其它按序摆放。再供上枣儿、柿饼、红糕、圣馒,点上大香大烛,燃放鞭炮,顶礼膜拜。第一次祭祀全家族都要按辈份参拜。如果本家族有人在外生活,即便交通紧张,也要在春节前赶回老家,合家团聚,“慎终追远”。“挂容”后的祭祀,还要由长者细说家史。这不同于“清明”、“七月半”烧经的祭祀,而是一年之中的最隆重的“祭祖”仪式。
一般的人家供奉纸马到正月十八(小落灯),即谢神。其时,先把祖先的遗容拿下来交由长房长孙保存好,然后把供在圣柜上的全部“纸马”放在天井当中火盆内,用柏树枝儿和黄表送其升天(焚化)。也有的人家到二月初二大落灯之日才谢神送纸马。
春联
5、贴春联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春联。旧时农村老百姓往往请识字的人现写春联。小镇时近年关,则常有私塾先生当街摆一小条桌,纸张笔砚置于案上,身后用细绳悬挂通用型的各式春联与福字供人自选,更多的则按买家要求当场代写春联。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贴春联俗称“贴对子”,一般大年三十(或二十九)张贴。“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农家室内的米柜、粮囤,屋外的猪圈、羊舍,则大多倒贴一个正方菱形的“福”字,或将“招财进宝”四字(均用繁体)以“进”字为依托,合成一个字,也有将“黄金万两”(均用繁体)上下钩连合成一个字,表达祈福求财的愿望。
6、贴门神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后来,人们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因为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服百鬼。乡间的门神,大多是石版或木版印制,秦叔宝白脸,喜相,手执铁锏,贴于左;尉迟敬德黑脸,怒相,手执钢鞭,贴在右。除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武将门神还有赵云、马超、薛仁贵等。武将门神之外还有文官门神和祈福门神。文官门神大都与升官发财有关,而祈福门神却与多子多福、福寿延年挂钩。二者有时也配双成对,如天官(或状元)门神,常与送子娘娘匹配。此外,还有喜神、和合二仙、刘海、招财童子等。门神的绘制也多姿多彩,有的头戴虎盔,有的穿袍挂戴,有的即为年画,还添加一些吉祥物,如爵鹿、蝠喜、宝马、瓶鞍等喜庆图案,谐音"爵禄福喜,马报平安",以祈求吉祥。门神、春联都是从桃符演变发展而来,从最早驱鬼避邪逐渐成为人们表达美好愿望的一种特殊形式。
蒙古族主要生活习俗如下:
1.蒙古包为蒙古民族的传统住房。蒙古民族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两种。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勒勒车。蒙古族的饮食有粮食、奶食、和肉食。蒙古族不吃青牛肉。
2.蒙古族最大的传统的节日性群众集会为“那达慕”,蒙古语意为娱乐、游艺,起源于13世纪初。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马奶节、那达慕大会和新年(也称白月)。
3.很多蒙古族牧民酷爱钻花烟锅(烟斗),曾有“一个烟锅换一只羊”之说。用五种金属原料钻成花﹑鸟﹑鱼﹑兽等花纹图案的烟锅,再配上红玛瑙烟嘴和檀香木烟杆,不仅实用,还是十分精美的工艺品。
4.新成立前,蒙古族地区曾有过很多落后的婚姻习俗,如贵族一夫多妻﹑包办婚姻﹑结婚前要由喇嘛念经或求神问卦﹑重聘礼﹑抢婚、收继婚习俗等风俗。
新成立后,他们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青年男女都是自由恋爱,自主择偶,绝大多数家长接受和同意孩子的选择,父母前往女方家“征得同意”只是一种必要的程序。那些落后婚俗大部被废除。
5.新成立前,蒙古族的丧葬一般有火葬﹑土葬和野葬(也称天葬)。西部牧区常见的是野葬。人死后将尸体放在木轮车上拉着跑,直到掉下来为止。尸体置于荒野,被狼或野鹰吃掉,死者的灵魂即可以升天堂。
七天后,如果死者的尸体还在,被认为是不吉祥的,必须继续请喇嘛念经﹑向喇嘛布施,替死者祈祷消灾。
火葬主要是上层喇嘛,土葬则多为王公贵族以及农区或半农牧区的蒙古人。新成立后,蒙古族野葬形式消失,完全改用土葬和火葬,其丧葬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自己家族的习惯。
扩展资料:
蒙古族一向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河套地区流传有这样一句话:“河套的民歌牛毛多,唱了三年,唱了一支牛耳朵。”反映了内蒙古民歌之多。蒙古民歌可分为长短调两种体裁,蒙古民歌充分反映出蒙古族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听了使人有置身蒙古草原之感。
“好力宝”是内蒙古民间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有固定的曲调,唱词是触景生情的即兴创作,深受群众欢迎。另外还有“玛哈塔勒(赞词)”﹑“于热勒(祝词)”﹑“岱日勒其(对口唱)”﹑神话﹑童话、传说﹑说书等内容和形式。
马头琴是蒙古人民最喜爱的民族乐器,因琴杆上端雕一个精致的马头而得名。最早的马头琴称为“奚琴”或“胡琴”,起源于东胡的“奚”(即库莫奚),清末称作“潮尔”。演奏形式多半是独奏,或是自拉自唱。马头琴拉出来的声音辽阔低沉,悠扬动听,仿佛把人们带进茫茫无边的草原。
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舞蹈有马刀舞﹑筷子﹑安代﹑驯马手、小青马等。通过草原马上生活提炼而成的马舞,造型挺拔豪迈,步伐洒脱轻盈,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腾跳之间,都使人感到骏马的纵越和蒙古人民剽悍﹑勇敢的性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