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尴尬的25个姓氏?25李姓

上榜理由:李为第一大姓。因为人太多,所以这个姓起什么名字都很容易跟人重复有木有!
24朱姓

上榜理由:姓这个姓的朋友们,如果你们的外号叫小猪,请举起双手让大家看到。

23史姓

上榜理由:因为这个姓跟“屎”同音,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尴尬的名字!
22宫姓

上榜理由:这个姓本身还是比较文艺的,但如果是工程师的话,别人是叫你老宫呢还是宫工呢?
21提姓

上榜理由:这个姓属于罕见姓,感觉有点怪怪的。
20贾姓

上榜理由:这是一个谐音含否定意义的性,贾校长、贾老师,反正叫什么都觉得有点假!
19老姓

上榜理由:小众的姓,跟其他字都不好搭。老板、老大,虽然听上去很厉害,但总觉得不太好。
18吴姓

上榜理由:吴后面加什么字眼都变没了。而且是不是大家都有一个小伙伴叫“无敌”?

17牛姓

上榜理由:不管起什么名字都会觉得有点土,也不是特别好听。
16苟姓

上榜理由:不管你叫什么,别人都会“亲切”地称呼为小苟、老苟,真是够了!
15黑姓

上榜理由:取个什么名字都不像好人啊。即使是普通的黑小明、黑小红,也有点像黑暗系呢!
14仇姓

上榜理由:属于比较冷僻的姓,不但戾气十足还容易被人读错。是“qiu”还是“chou”啊。

13母姓

上榜理由:起啥名字都感觉在给后面的定“性”,如果是男性姓这个姓,会被开各种玩笑的。
12羊舌姓

上榜理由:终于出现了复姓。一般的复姓都是文艺复古范,这个姓,好想给它下锅涮了。
11粘姓

上榜理由:这个姓读上去挺美,看着有点怪。有点黏糊糊,又有点软塌塌,总之没什么气势!
10别姓

上榜理由:这也属于那种后面加的美好字眼都会消散的姓,叫别酱紫好吗?
9胖姓

上榜理由:这个姓真的是吐槽无力。虽说姓胖不会真的让人发胖吧,但总觉得会慢慢胖起来。
8党姓

上榜理由:这个姓高端大气上档次有木有,但是起不好名字的话,可能会被跨省哟!

7是姓

上榜理由:是姓去年因是朕同学火了一把!自我时说我叫是XX,会被人误解为语文不好的。
6宰父姓

上榜理由:宰父这个复姓奇怪中带着一丝丝凶残啊。第一形象一定是弑父那个含义啊
5毒姓

上榜理由:就说个传说好了,因为窦氏是其竞争对手,武则天夺位后,赐她姓毒。
4操姓

上榜理由:神奇的姓氏!前几天为了给操姓宝宝起名字,差点弄的小两口离婚啊。你说叫啥好?
3尿姓

上榜理由:一直以为史姓很尴尬了,没想到尿姓横空出世了!
2死姓

上榜理由:这个姓已经快接近不好奇名字的极限了,姓死起名叫什么呢,真的想不出来。
1爨邯汕寺武穆云籍鞲

上榜理由:史上最牛的九字姓,带着霸道总裁的邪魅,又有诗人一般的优雅。这个姓会让看到它的人都为之颤抖。
女生最尴尬的姓分别是刁姓、禽姓等。
1、刁姓
这个姓氏并不是百家姓之一,但它的确是历史上的一个大姓之一,甚至曾经有一个大村子的人都姓刁,他们的村子也被称之为是刁家村。在古时候,这个姓氏并没有被赋予什么特殊的含义,只是一个普通的姓氏而已,但是很多人提起刁字都会想起刁民,刁蛮等词语,也因此很多人觉得这个名字并不吉利,不好听,就偷偷改了名字。
2、禽姓
这是我国少数民族人民用的姓氏,在少数民族文化中,禽字有着美好的寓意,然而翻译成汉语,则意义并没有那么美好了,随着后来各大民族文化的融合统一,有的禽姓女孩懂得的知识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看不上自己的姓氏,就偷偷去改了。
起名字注意事项
1、名字不要取太过复杂的。很多长辈觉得越复杂越特别,但是往往太过特别的名字会对孩子的童年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2、名字不要只认为好听就可以,因为好听的概念实在太过广泛,个人很难把握这个度,所以,要理性的取名。
3、不要随意的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字,哪怕是再简单的名字,都要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
4、不要刻意的模仿明星或者伟人的名字,因为有可能会给孩子的今后带来各种出其不意的影响。
5、摒弃过往的习俗与传统,不要过于古板的认为孩子的名字只能由谁决定。个人觉得,自己的孩子,名字就应该由自己决定。
最奇葩的20个名字是:史诗王爵、钱列选、赖月京、刘氓、蓝精灵、黑木耳、朝倪码、好牛逼、元芳、支付宝、别闹、银行、车震、高富帅、闪电球、左青龙、巨星、毕夏、黄浦军校、容易、姬友等等。
毕夏,这是两个姓氏的结合,即爸爸和妈妈,这种取名方式曾经也风靡一时过,就包括现在也是一样,不得不说,这样取名的方式很有特色,也非常有意义,但是这建立在父母姓氏结合不尴尬的情况下。毕夏,即陛下,平时他人叫起来的时候未免不有些尴尬。
“史诗王爵”,护照上呈现这个姓名,爸爸妈妈啊,喜爱玩游戏没有错,可是给孩子起游戏的姓名就大错特错了啊。毕竟姓名是从终身的,起个姓名一时爽,哭的是孩子。
姬友,即郑桓公,是周朝诸侯国郑国第一位第一任君主。姬友曾担任周王室司徒,后来发现王室多有变故,祸患将至,于是把他的国民迁徙到东虢国和郐国之间以避难。前771年,犬戎攻陷镐京,郑桓公与他的好基友周幽王一同遇害,谥号桓,故称郑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