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当导游
嘿!游客们,大家好,我想你们一下,我是旅游社的一名导游。今天我你们去美丽的风景区——竹海公园。
一路上,小草在向我们打招呼,花儿在向我招手。汽车大约行了二十分钟的路程,这就到了目的地。
好了,游客们,我们现在就到了竹海公园。我们大家都应该知道,宜兴盛产毛竹,自古就有“竹的海洋之称。”我们沿着一条条蜿蜒的小道,不一会儿就到了竹林,一棵棵亭亭玉立的竹子,遮住了阳光,空气十分清新,人走进竹林仿佛到了一个“凉爽的世界”
其实,竹笋还能给人带来许多好处呢!它富含大量富有活性的维生素,常吃竹笋不仅能促进肠壁的蠕动,增进海化腺的分泌,而且把胃肠中的有毒物质吸附带走,减少有毒物质的积留和吸收,防止胃肠癌症的发生。其次,竹子还可以用来做扁担,板凳,笔筒,竹筒……
大家应该都欣赏好了吧!我们大家往前看,那阵阵的“叮咚”的溪流声伴随着风竹叶的“沙沙”声,再加上鸟儿一阵阵清脆的叫声,奏成了一曲每秒有动听的歌曲。“真是太美了!”一个游客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也许真的是林中美丽的景色太令人遐思了。
这就是竹海的风景,我想大家一定回味无穷吧,欢迎更多的游客到我们家乡——宜兴欣赏这美丽的景观。
有两种解释:
1、比湖小但比河大狭长形的水域专指宜兴东西两湖
2、氿是酒的谐音,有这样一段故事供您参考
周处(242-297)三十六岁生日时,拜过周府荆楼眠云阁亡父之灵位与剑并遵母命受剑之后,与伴读周敬,侍儿周明一同上街耍剑玩。周敬劝公子去酒家喝酒解闷。
深溪桥北,座落着阳羡县当年最大的一座洒楼,高三层广三间,名曰:“五湖氿家”。周处、周敬、周明三人上得三楼,酒客迅避。匾额高悬:“五湖氿家”,两侧为:“举杯尽倾东西两湖酒,推窗独看南山满天雪。”
酒保端送酒菜上楼,书僮与侍儿侍立两旁。周处命侍儿下楼唤人陪酒,独返。周处自个下楼提起胖瘦两老者衣领上楼陪酒。处陪笑道:“非我周处无礼,我虽武士,但亦读书,上自三皇五帝,下至陋巷百姓,有问题尽管提来。如果我回答不出,罚酒一杯,如何!”两老点头称是。胖者问匾额上:“五湖,什么意思?”周处一时沉吟,
周敬躬身不劳公子对答,说:“战国时吴王打败越国,越王勾践被俘,卧薪尝胆,用范蠡之计献美人西施于吴王,貌似恭顺,暗地十年生聚富国强兵终灭吴国。奖范蠡之功,将五湖之地封赏给范蠡,所以史书《绝越书》说范蠡西施泛舟于五湖之上。”周处问:“哪五湖?”周敬答道:“太湖、滆湖(宜兴西面,称西太湖)、洮湖、东湖、西湖”为五湖。(据《资治通鉴》上后两湖为金鼎湖、梅梁湖。另说后两湖为射湖、贵湖。又说五湖为太湖。)周处又道:“五湖氿家,这‘氿’字很特别,什么意思?”书僮答道:“秦始皇(皇朝为公元前221—公元207)统一天下后,某年巡游南岳衡山,途经湘江口铜官渡时,骤遇大风,几乎覆舟,盛怒而返。数年后巡游会稽,道出阳羡,春登南山,风和日丽,始皇大悦,对丞相李斯说:‘此东南岳也,何必云衡山’。于是敕封南山为南岳,移镇(建镇)铜官(棺)镇,地方父老上尊号曰‘君山’。”
秦始皇大会群臣,宴请阳羡地方父老。可是没有那么多酒可喝,于是以东湖西湖水代酒,赐饮父老。古代皇帝称“九五”之尊,“九”是个位数中最大的数,至高无上。“五”指东、西、南、北、中,包涵一切,天下乃皇上所有也。所以改“酒”字为“氿”字。(据《资治通鉴》,后汉武帝巡游霍山至天柱峰,效法秦始皇敕封霍山为南岳,故有三个南岳。又虞陷始皇南巡图及名山名寺录同此认证。)
在此“五湖氿家”三楼上,周处独饮一杯觑(gù)见两老面容忧戚,以为回答得不满意。两老摇头,周处孤疑不解。两老说百姓在忧戚三害横行。周处急问何为“三害”,胖老道为“南山猛虎(白额虎)、沧浦蛟龙昼夜伤人”,处问第三害,胖老欲言而止,瘦老一边摇手暗止胖老,周处一再追问,胖老指说:“处横行乡里……”周处一怔呆了半晌,骤然抽身,轻摇头、连摆手,下楼而去。两老愣了下蓦然醒悟忙问:“公子何处去?”周处答道:“打虎杀蛟去。”于是便发生了周处找弓射虎,下河摸剑斩恶蛟,发奋读书改造自新等一系例故事。
宜兴古称“阳羡”。山之南,水之北为阳。“羡”与“衍”古义相通,有田地肥沃即“衍沃”之意。荆溪是宜兴境内的大河,荆溪南面是天目山余脉铜官山这些山岭,而水的北面是平原沃野,所以把这块地方总称为“阳羡”。这就是宜兴古称“阳羡”的来历。宜兴在汉代还被封为阳羡侯国。东汉时,阳羡长袁己为方便百姓造了长桥,晋周处除三害斩蛟龙后称“蛟桥”。东汉末,孙权15岁当阳羡长,后来孙权做了吴国的皇帝。那时,阳羡县曾属于吴郡、吴兴郡。
晋惠帝时,(公元310年),宜兴人周己三兴义兵,平定江南叛乱。朝廷为表彰周己的功绩,特地成立了“义兴郡”,属扬州。“义兴”者,称古宜兴人讲义气,顾大局也!义兴郡管辖阳羡、国山、临津、永世、平陵、义乡等六个县。这就是“义兴”的来历。周己是除三害的周处的儿子,也是位将军。隋唐时,义兴郡改为义兴县,改为鹅州,分别属于镇江、常州管。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避赵光义讳,改“义”为“宜”,始称宜兴县,并沿用至今。这是“义”兴到“宜”兴的来历。
南宋末年,宜兴又改称南兴军。元代,宜兴又升为宜兴府,宜兴州。明代又称宜兴县。清代把宜兴县一分为二,辟出一个荆溪县,这是雍正四年的事,主要是划小核算单位,增加赋税。县政府,古代称县治或县衙门,即在现在的宜兴长桥北面。古代,宜兴属于常州管辖的历史最长,有1000多年。清末宣统时,宜兴、荆溪还曾属于镇常通海道。宜兴历史上有许多名人,有许多状元、宰相、将军、学者、诗人等。1912年民国成立,宜兴、荆溪两县又合并为一县。曾属于苏、常道及江苏省江南分署等管辖。抗战时,宜兴属于第三战区。
1949年解放后,宜兴县曾分别隶属于华东军政委员会苏南行署武进分政区、常州专区、镇江专区等。1983年,宜兴隶属于无锡市至今。当时,宜兴有四大镇、六中镇、47个“公社”,后来叫乡。47个人民公社分别属于宜兴县7个区,即宜城区、丁蜀区、和桥区、张渚区、徐舍区、周铁区、官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