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签第九十八首 关帝签文第二十三签

2024-09-18 09:22:23
版权说明:以下内容来自网友投稿,若有侵权请联系:xiaogutou777@qq.com 处理。

关公:敬称

关帝,又称关圣帝君。在广大信众的心目中,关圣帝君也是一位武财神。

历史上,关圣帝君实有其人。据《三国志》记载,关羽,字云长,生于山西运城常平村,于灵帝光和元年娶胡氏。关羽仪表威武,武艺超群。东汉末年,投奔刘备,与刘备、张飞结拜为三兄弟,起兵争雄。刘备建立蜀国,关羽守襄阳、定益州、督江陵,被封为前将军,攻败曹仁,威震一时。建安二十四年冬,孙权用吕蒙计袭击荆州,关羽镇守荆州,一时因骄傲轻失,兵败走麦城,被孙权部下所俘,蒙难于章乡(即湖北当阳县北)。孙权将关羽父子首级献给曹操,因关羽曾经被曹操拜为偏将,深受礼遇,关羽杀袁绍将领颜良以报曹操恩德,所以曹操刻沉香木为躯,厚葬予洛阳,孙权只好以侯礼将其身躯葬于当阳。后主景耀三年,追封庄缪侯。《三国演义》将关羽的这段故事敷衍得,乃至家喻户晓。千百年来,集忠孝节义于一身的关羽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他勇猛、讲义气、忠贞不二的形象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了,这是因为他早已具备了被神化的条件。

对关公的信仰始于南。光大年间(公元五六七年)当阳县玉泉山首建关公庙。这不仅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关公褒扬喝彩的产物,更是百姓精神生活的需要。统治阶级从封建道德的角度大肆宣扬关公的忠孝节义,使关公信仰在不太长的历史时间里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庙宇增多,达数十万座;关公的封号不断加多。

隋朝时出现了大量的有关关公的故事,到了唐朝,关公庙增加,文人墨客诗文或碑帖中常提及关公,并开始出现在家中悬挂关公神像。宋代封为“显灵王”、“忠惠公”、“祟宁真君”、“胎烈武安王”、“义勇武安王”、“壮穆义勇王”、“英济王”。元朝封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明万历十八年“协天护国忠义帝”、四十二年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到了清代,清统治阶级认为自己能入主中原是得到了关公的神佑,所以,顺治皇帝特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城绥靖佑赞宣德关圣大帝”。民国时期有的地方将关羽与岳飞合祀于武庙。

关帝信仰涉及到各行各业。有的学者说,南至唐朝是关帝信仰的形成期;宋元是发展期;明朝是盛行期;是鼎盛期。其影响可与尊孔相比,毫不逊色。明朝大文豪徐渭在《蜀汉关后祠祀记》之中说:“蜀汉前将军关侯之神,与吾孔子之道并行于天下。然祠孔子者郡县而已,而侯则居九州之广,上自都城,下至墟落,虽烟火数家,亦靡不醵金构祠,肖像以临球马弓刀,穷其力之所办。而其醵也,虽妇女儿童,有欢忻踊跃,惟恐或后。以比于此事孔子者殆若过之。噫,亦盛矣!”

全国关帝庙多如牛毛,何止万千,清乾隆时期仅北京就有二百多座。在民间,关公是位武财神,是保护商贾之神。又说关帝庙里抽的签最谁、最灵验,不少文人吟诗推波助澜。现在关帝信仰又进入了新的阶段,国内外出于市场经济的需要,崇拜关财神的人越来越多。供神的场所除了道教宫观,还有佛教场所,商业场所乃至家中都可以看到各色各样的关公神像。据说省有一百六十余座关帝庙。新竹后山普天宫的关羽神像连同台座高达四五十米。海外有华侨的地方大多供有关帝,他是义气的象征,更是保护神和财神。

北京九坛八庙对于很多外地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北京城拥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历史,也是历史古都,明清两朝数百年的都位于北京,留下了诸多圣坛和庙宇,下面给大家详细一下北京九坛八庙。

九坛八庙中的九坛指的是: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祈谷坛、太岁坛、先农坛、先蚕坛。

九坛八庙中的八庙指的是:太庙、奉先殿、传心殿、寿皇殿、雍和宫、堂子和历代帝王庙。

太庙

当初的太庙就是今天故宫紫禁城东边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修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420年,是明清帝王祭奠祖先的家庙。

太庙是根据古代“敬天祭祖”的传统礼制而修建,每年皇要在这里举行祭祖典礼。太庙呈南北走向的长方形,总建筑面积达到139650平方米。整个建筑由三层琉璃砖门、三层大殿、戟门、石桥排列在轴线上。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的历代有功的神位,而西配殿则是供奉异姓功臣神位。大殿之后的中殿和后殿都是黄琉璃瓦庑殿顶的九间大殿,中殿称寝殿、后殿称祧庙。此外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治牲房等建筑。与周五封闭的围墙、浓密的古柏形成了庄严肃穆的感觉。

革命以后,太庙一度仍被清室所有,直到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1950年改为劳动人民文化宫。

交通:地铁1号线东

门票:2元/人

奉先殿

奉先殿位于紫禁城内廷的东侧,修建于明初,并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修,是明清帝王祭祀祖先的家庙。

奉先殿建立在白色须弥座,呈工字型,四周缭以高垣。前为正殿,后为寝殿。其中前殿面阔9间,进深4间。黄色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檐下彩绘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殿内每间依后檐分为九室,供列圣列后神牌,为“同殿异室”规制,各设神龛、宝床、宝椅、__,前设供案、灯檠。

按照的制度,凡是遇到朔望、万寿圣节、元旦及国家大庆等,大祭于前殿;遇列圣列后圣诞、忌辰及元宵、清明、中元、霜降、岁除等日,于后殿上香行礼;凡上徽号、册立、册封、御经筵、耕_、谒陵、巡狩、回銮及诸庆典,均祗告于后殿。

正式开放后位于景运门外面的奉先殿,是故宫钟表馆的所在,展出十八世纪中外制造的各式钟表123件,2019年钟表馆迁到了南群房区域。

传心殿

传心殿位于紫禁城东南隅文华殿的,原来是用作供奉帝王、先师牌位的地方。

传心殿是一组长方形院落组成的祭祀性建筑,院子东门与东华门遥望,西门与文华殿东角门毗邻,中隔夹道,相错而开。穿过文华殿东角门,经传心殿可至文华殿前庭院,经传心殿西门又可由文华殿到达传心殿院内,整个院落好似文华殿的一个跨院。

传心殿的规建始于清代康熙朝,殿正中设皇师伏羲、神农轩辕位,帝师陶唐、有虞位,王师禹、汤、文武位,皆南向。殿东周公位,殿西孔子位。祭礼所用祭器与帝王庙等制

院中“大庖井”极富盛名,井水清甜甘洌,可与京西玉泉山之水相妣美,故有“玉泉第一,大庖井第二”之说,井水至今仍未干涸。

寿皇殿

关帝47签什么意思

寿皇殿位于景山正背面的建筑,原供奉康熙"神御",后作为供奉清代历朝皇帝神像的处所。

整个寿皇殿建筑包括正殿、左右山殿、东西配殿,以及神厨、神库、碑亭、井亭等附属建筑。殿覆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上檐重昂七踩斗拱,和玺彩画。面阔9间,进深3间,前后带廊,前有月台绕以护拦,前、左、右各有12级踏步,前正中有御路,雕二龙戏珠。檐下明间悬满汉文"寿皇殿"木匾额。衍庆殿、绵禧殿为寿皇殿的东西朵殿,均为黄琉璃筒瓦歇山调大脊,面阔3间,进深1间,前后带廊。重昂五踩斗拱,旋子彩画,四周有石护拦。

清代逢每年除夕,在寿皇殿内部隔间的窗_之外要放置七座大插屏,悬挂清代历代帝后朝服像,清努尔哈赤像居正中,以下至嘉庆列帝后像分昭穆居左右,南向一字排开;道光帝起始的列帝后像悬挂于寿皇殿东西两面。隔间外这些临时悬挂的肖像至第二年正月初二即撤下收贮。

交通:景山公园就在紫禁城北面,出故宫博物院的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公园,因此乘坐101、103、109、124等公交车在故宫下车即可

门票:景山公园门票2元/人

雍和宫

前面4座庙,或多或少因为历史的原因现在只是博物院或者公园,早已经失去了其自身的祭祀作用,那么雍和宫即使在现在依然是北京城内香火最旺的寺庙之一。

位于北京内城东北角,二环路边上的雍和宫,是北京市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清康熙三十二年,成为四皇子胤_的,称雍亲。后来,雍正后这里改为行宫,名字也改为雍和宫。雍正驾崩后,曾经停灵在雍和宫。直到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下令将这里改为庙,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本宫事务,无定员。可以说,雍和宫是中后期全国规格一座佛教寺院。

雍和宫按照佛教寺院“七堂伽蓝”的布局修建,包括昭泰门、钟楼、鼓楼、雍和门、雍和宫、讲经殿、密宗殿等组成,从飞檐斗拱的东西牌坊到古色古香的东西顺山楼,共有殿宇千余间,非常的奢华大气。其中寺内万福阁的迈达拉佛是用一棵白檀树主干雕成,高26米、地上18米,的独木佛像。

雍和宫每年的正月二十三到二月初一是庙内的大愿祈祷法会,其中要在最后一天跳金刚驱魔神舞,是每年春节期间北京市内最为热闹的一场活动。

交通:地铁2号线、5号线雍和宫下车

门票:25元/人

文庙

文庙也就是北京孔庙,又名先师庙,位于雍和宫对面的国子监街上,与国子监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景点,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北京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明永乐九年(1411年)重建,是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夫子的地方。

北京孔庙坐南,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向北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及崇圣祠,主体建筑都覆以黄色琉璃瓦。北京孔庙建筑型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庙学相依,功能合一。整座建筑布局科学,由三进院落构成,三进院落分割明显而又过渡自然。第一进院落形成的前导空间为半开敞形式。第二进院落形成的祭礼空间方阔周正,由大成殿、东西庑、掖厅和器库等建筑构成,空间封闭、气氛严肃。第三进院落形成的后续空间面积较小,长宽不及祭礼空间的一半。

北京孔庙里就是进士碑林,共有198通石碑,记录了元明清三代进士姓名,光明、清两代就有51624人,像我们熟悉的明朝的于谦、袁崇焕,清代的刘墉、林则徐、沈钧儒都可以在这些碑林中找到。

交通:地铁2号线、5号线雍和宫下车

门票:20元/人

堂子

这个词许多人都很陌生,这是满洲人祭天祭神的场所,清军入关后,将堂子修建于玉河桥东,长安左门北端,也就是现在台基厂大街的北端。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东交民巷成为了外国使馆区,清政府没有办法,只好将堂子迁移到南河沿的南口,也就是现在贵宾楼饭店这个位置。

根据康熙年的祖训,堂子祭祀的时候,是不允许汉官参与的,加之早已经没有了踪迹,所以这里鲜有人知。

历代帝王庙

历代帝王庙位于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1号。明嘉靖十年(1531年)始建,其原址为保安寺,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建,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是明清两代崇祀三皇五帝、历代各民族杰出帝王和功臣名将的皇家庙宇,其规模和作用在全国独一无二,在世界上也为罕见。

庙内共供奉历代帝王167位、功臣79位。主殿景德崇圣殿,以伏羲、炎帝、黄帝等三皇五帝神位居中,其余历代帝王神位分列左右,气氛庄严肃穆。东配殿、西配殿辟有“历代帝王庙历史沿革展览”、“历代帝王庙主要祭祀文物展览”,可以帮助观众进一步了解历代帝王庙及其祭祀制度的创建、发展和完善过程。

帝王庙还举办“三皇五帝与百家姓专题展览”,以“百姓一家,根在华夏”为主题,展陈由三皇五帝衍生出来的100个主要姓氏的源流播迁、历代先贤和主要胜迹,通过姓氏文化的相关知识,加深观众对民族共同始祖--三皇五帝的理解。

乾隆时,加建关帝庙,现今举办“关公文化专题展览”,了历史上的关羽其人和当阳关陵、洛阳关林、解州关帝祖庙简况,以“身卧当阳、头枕洛阳、魂归故乡、位尊帝王”为主线诠释了武圣关羽的一生。

2019年1月,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历代帝王庙今年将启动15年来的首次大规模修缮。历代帝王庙修缮方案已获批复,目前闭馆准备修缮,预计2020年修缮完成后重新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