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风水不好的地方,所有住宅风水都不好。也不是风水好的地方,所有的风水都好了!影响风水的因素很多的!周围环境,楼层,户型,家具的摆设等等都会有不同的影响的
沈阳北陵公园附近的房子风水好。沈阳北陵公园附近的封闭园区,友谊花园四室大户型,清水房,位置佳风水好,采光超好,交通便利。
..皇太极像
满族人供奉乌鸦,把乌鸦视为神鸟,因为乌鸦救过清努尔哈赤,也救过清太宗皇太极。乌鸦救清的事另文已述,这里单说乌鸦与皇太极的缘分。
..昭陵牌楼
天聪三年,皇太极亲率八旗兵偷袭明军把守的宁远城(今兴城),中了明军大将袁崇焕的埋伏,清兵大败。皇太极落荒而逃,明军紧追不舍。正行走间,马失前蹄,将皇太极甩出一丈多远,摔得头破血流,眼看着明军远远杀来,皇太极紧闭双眼,单等一死。忽然,飞来一群乌鸦,团团围住其身。而明军远远看到皇太极躺在地上,四周乌鸦盘旋,认为他已经死了,遂不复追赶,回去报功了。为了感谢乌鸦救驾之功,皇太极明谕八旗各军,今后有射杀乌鸦者,斩!从此,皇太极把乌鸦看为神物。
有一次,一个小太监因为乌鸦屎落在脸上而骂打乌鸦,被皇太极知道了,责令狠打。小太监差点丢了性命。就在责罚小太监还余怒未消时,一阵行云流水般的琴声夹杂着乌鸦的叫声隐隐传来。皇太极又惊又喜,循声而去,发现了美貌的宸妃正在松树下弹琴,树栖息着一只大乌鸦。皇太极认为,乌鸦为神物,亲临殿前,定是有意撮合,也是吉祥之兆。从此以后,皇太极专宠宸妃。
皇太极到了晚年,很想找块风水宝地给自己百年之后受用,便请了许多风水先生四处观测,却没有一处中意的,心头纳闷。一日黄昏,皇太极率领众贝勒到盛京北郊游猎,忽见一只野兔掠过,他忙摘下宝雕弓,搭上金翎箭,驱马追赶。那野兔却拐弯奔逃,窜进半人多高的草丛中无影无踪了。皇太极茫然四顾,两眼发呆,暗想,我的宝马竟追不上野兔,怪事!忽然一片聒噪声远远传来,他定睛一瞧,只见荒林中有个大土丘上栖息一群乌鸦。他忙将弦上的金翎箭取下来插入箭囊,自言自语道:“先皇曾受此种物庇护,英雄一世,不过如此。后又当如何?”说罢掉转马头,率众贝勒回归盛京。十多年后,那座曾被皇太极指点过的大土丘,便成了他的陵寝地,即今天的昭陵。
..昭陵全景
昭陵,位于沈阳城北约十华里,故又称北陵。这里古松参天,湖水荡漾,金瓦红墙,斑斓耀目,充分显示出皇家陵园雄伟的气势。陵区南北狭长,东西偏窄。最南端是下马碑,其北为华表和石狮。石狮之北建有神桥及涤品井一眼。神桥往北为石牌坊。石牌坊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小跨院。东跨院是更衣亭和净房。更衣亭是皇帝祭祀时更换衣冠及小憩之处。净房是御用厕所。西跨院是省牲亭和馔造房。省牲亭是祭祀时宰杀牲畜及家禽的场所,馔造房是制作祭品之处。石牌坊之北是陵寝正门——正红门。
正红门内参道两侧有石雕擎天柱四个,园内陵道左右建有碑楼、华表、擎天柱、立象、立马、卧驼、麒麟、坐狮、獬豸等石兽,两两相对。其中石马名叫“大白”“小白”,是仿照皇太极生前两匹爱骥雕造的。北面正中建有碑楼,内立“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碑楼北面的方城、月牙城、宝城是昭陵的。方城内以隆恩殿为中心,东西有配殿,四角建角楼,隆恩殿是陵墓的享殿,城北紧连月牙城,宝城正中突起的半圆形土堆,称宝顶,其下为葬置棺椁的地宫。
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顺治八年(1651年)初步完工。康熙、乾隆及嘉庆各朝又做了增建和改建,是一座积累式建筑群,也是清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昭陵隆恩门
按过去的说法,一块好的风水宝地至少要具备“前有沼,后有靠”的条件。所谓“沼”就是河流,“靠”就是山。而昭陵这块地方按风水条件来看,并不算好,因为此处是一望无垠的平原,前边没有河,后边又无山可靠。可皇太极偏偏选中这块地方作为他的陵寝,是因为有神鸦的缘故吗?人们都知道大清祖陵——永陵“神榆”的传说。相传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一棵大榆树下休息。他把父母骨灰匣放在树杈上,去找水和食物。回来取骨灰匣时,无论如何也拿不起来,就像长上了一样。他用刀砍,树就往外流血,而且,“伤口”很快就长好如初。努尔哈赤感到十分惊奇,只好用土把树杈上的骨灰匣重新埋好,并在这里安营扎寨,起兵创业。后来他就在这棵树的地方建起了永陵。
在昭陵巨大的宝顶尖上,不偏不倚也长着一棵榆树,可能是仿效永陵“神榆”,也可能是另有寓意,想以此来聚拢乌鸦,寓意得到这种神物的庇护,并与其永远相伴恐怕是一种合适的解释。
不知为什么昭陵(北陵)没有像福陵(东陵)那样,成为沈阳市的一个区,而仅仅成为了一条长二千五百六十一米直通陵寝正门的“北陵大街”和一个面积为三百六十六万平方米的“北陵公园”,当然,沈阳市内以“北陵”命名的街路、企业、单位还有很多,这些是昭陵给沈阳市的直接印记。
实际上,昭陵早先的陵区面积要比现在大若干倍。据《奉天古迹考》《奉天昭陵图谱》等相关资料记载:当初陵寝东起今天大东区二台子,西至今天于洪区小韩屯,北起今天的三台子,南达今天和平区南湖保安寺遗址一带。
..昭陵宝顶
过去的陵区四周分别设有红、白、青三种颜色的三排木桩作为保护标志。其中,红桩在风水红墙之外一里的地方;白桩在红桩之外,两者相距十到二十丈不等;青桩在白桩之外约十华里。青桩上写明“军民人等不得入陵取土、取石、砍伐、采摘,违者论罪;陵区重地,风水攸关,设立界桩禁止采樵、耕种”等字样。
昭陵周围除了有界桩,还有六座下马碑,它们都是成对矗立在昭陵内的。下马碑碑文有满、蒙、汉、回、藏五种文体。碑文:“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下马碑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标志。官员出行每遇下马碑必下车、下轿步行,否则,是违制,是要受到处罚的。
昭陵的管理有文武两大衙门。一个叫总管衙门,一个叫关防衙门,总管衙门主要负责陵区的防卫,关防衙门负责祭祀和陵寝建筑的一般修缮。民国之后,由于连年战乱,国库入不敷出,无力对昭陵做大的修缮,以至陵园建筑残破凋零。从20世纪30年代起奉天省将昭陵开辟为北陵公园,并设置监督员和管理员进行实际管理。
..神功圣德碑
沈阳解放后,昭陵和其他许多历史文物古迹一样受到国家的重视和保护,并被列入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公布其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昭陵与沈阳故宫和永陵、福陵一道,在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严格评审,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现在,这座古陵已重现其昔日的辉煌,被开辟成沈阳市最大的公园,园林管理部门充分利用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拓工湖,增建亭台阁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给这座古老的陵园注入了现代生活气息,使它成为国内外著名的风景区和游览胜地。
需要提起注意的是,游览昭陵不要错过以下几个景观:
神碑幻影神功圣德碑的背面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每当阴雨天气,上面会隐隐约约显现出人的形状,其形好似一身材修颀、头拥高髻、容貌俏丽、身着大袍、飘洒如仙的“靓女”。越是仔细揣摩,人形就越加清晰。因此,古往今来不知引起多少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们的兴致,因而引出许多传闻。《陪都纪略》还有一首诗赞誉此景说:
“古石成形瑞气全,胜似丹青巧手镌。两陵(福陵、昭陵)背后生神像,可入陪都志略篇。”道光九年有一位大臣随宣宗皇帝东巡昭陵祭祖,也因为听说此碑奇特,特来观赏,他说此人形很像“观音大士”,并夸赞其形象逼真,“衣指皆具”,是“天造地设”的神物。《沈阳县志》也称此为“神碑”;《奉天古迹考》称此碑为“美人石”“观音石”。但也有人认为碑上的人形不是女身,其人形和头发很像“汉寿亭侯”关羽;还有人说它的形象很像关岳庙里的关帝。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景象。
锁着的护陵兽在两根石柱顶上,各雕着一个坐南朝北蹲伏的石兽,形状似狗,圆头突目,目光炯炯。传说陵寝的地宫门就在石祭台下面,两只石兽是护卫陵寝的,是“护陵兽”,可是它们却被铁链子锁着,这是为什么呢?传说雕造石兽时石匠的血溅在了石兽身上,天长日久,石兽有了灵气,经常在陵墓周围游玩,吓坏了邻近的乡村百姓。护陵官员派兵去捉,不仅没捉住还伤了人。上报后,派更多的官兵来捉拿。后来发现是石兽作怪,下旨,用铁链锁住。于是,昭陵护陵兽尽管是石头的也需要用铁链子锁着。
..护陵兽
隆恩殿的与龙袍隆恩殿内有一只大樟木箱,盛着三件龙袍和三棵草。据说道光东巡盛京祭陵前,关防官派人打扫四处环境。第二天,道光皇帝来昭陵隆恩殿行大飨礼。正当他叩拜神位时,忽然看见月台东南角长着几棵杂草,心中大为不悦。关防官连忙跪下请求恕罪。道光皇帝令人将草拔下验看,是三棵“草”,他认为是祥瑞之象,于是转怒为喜,赦免关防官的过错。要他把此宝收藏好,每当大祭时请出,放在供案之上。在他起驾还京前夕,命内臣把自己穿戴的三件龙袍留下与草一块尊藏,到大祭时请出供祭。光绪二十六年,沙俄官兵入侵盛京,龙袍和草从此。
隆业山“九峰”前文说过,昭陵这块地方按风水条件来看,并不算好,一望无垠的平原,后边无山可靠。但为太宗的万年吉地,采取了“人造风水”的方式来弥补不足,造了一座山。为避免破坏陵地风水,堆山之土石必须用“客土’,要到几里开外的地方,当时又无机械,挖土、运土全部依靠车拉、人担。堆积如此宠大的土山,其工程之艰巨可想而知。《盛京通志》称,其山源自长白山西麓,由长白而永陵启运山,由启运山而福陵天柱山,由天柱山而昭陵隆业山,一脉相承,直到沈阳以西塔湾而止。这条脉系被称为“龙冈”。隆业山于顺治八年(1651年)堆成,同年封名“隆业山”,寓意大清王业兴隆昌盛。山高二十米,东西长五百零三米。
隆业山在宝城身后,“子山午向”,取正南正北方位。细看山上结“九峰”,以中间主峰最高,其左右各有四个突起点,东西走向,其两端各向南弯屈,形如弯月,似如卧龙。此所谓“龙蟠风翥”之势。隆业山历经三百多年的风剥雨蚀,已经低矮许多,但对昭陵整体布局来说,仍不失特色。在白雪皑皑的冬季来看隆业山,那山上的九峰清晰可见,真是壮观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