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立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几乎没有不根据风水理论来指导。古代风水理论在城市选址内内容丰常庞杂。我们择其要点归纳如下:
1.以水为主的选择
风水学说认为,山随水行,水界山住,水随山转,山防水去(《堪舆完孝录》)。风水里面水占一半,因此风水先生认为,凡人一局之中,未看山,先看水,以水寻龙。水是龙的血脉,两水之中必有山,故水会即龙尽,水交则龙止,水飞走即生气散,水融注则生气聚。水深处民多富,水浅处民多贫。水聚处民多稠,水散处民多离。流来的水要屈曲绕抱,流去的水要盘桓。汇聚的水要悠扬、澄清。具体要求有八:
一日眷,去而回顾;
二日恋,深聚留恋;
三日回,回环曲引;
四日环,绕抱有情;
五日交,两水交会;
六日锁,弯曲紧密;
七日织.之玄如织,形成水网;
八日结,众水会潴。(《山洋指迷》)
用风水的观点选择城址,以得水为上,故北京万水朝宗,南京则是长江环绕。三吴甲天下而有太湖;东鲁大海外抱;楚有江汉夹会,洞庭融注;江西南昌有鄱阳湖;浙江的绍、宁、杭、台、嘉、湖;福建的福州、兴化(今莆田)、泉州、漳州;广东的广州、惠州、潮汕、南海等处,都因得水而人才济济(《人子须知》)。
所谓得水,也有好几种情况:
(1)城镇位于两条江河相汇处。如扬州、梧州、成都、武汉、重庆、桂林等,这是风水先生最欣赏的地址。
(2)城镇位于河的一岸或两岸。如天津、上海、南京、南昌、长沙、西安、太原、杭州、广州、福州、哈尔滨、兰州等。还有的城镇位于河曲中,如阆中、柳州、道县、壶关等。
(3)城镇位于海滨,可辟为港湾。如广州、泉州、明州(宁波)、大连、青岛、连云港、烟台、蓬莱、秦皇岛、深圳等。
“大荡大江收气厚,涓流点滴不关风,若得乱流如织锦,不分元运也亨通。”古都和近代大城市的选址也证实了古人的论断。翻开世界地图看便知,凡有大江大河的弯环处、入海处必有大都市,且往往作为首都或大商业中心。而不懂风水学的人只是看到其交通之便利,这是不全面的。
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是四大河。黑龙江及其上游支流便养育了吉林、长春、齐齐哈尔、哈尔滨、佳木斯、双鸭山等城市,也滋润了俄罗斯的海兰泡、伯力、共青城等城市。黄河及其上游滋养了西宁、兰州、银川、包头、西安、太原、洛阳、郑州、开封、济南等城市。长江及其上游滋润着攀枝花、宜宾、成都、重庆、宜昌、荆州、武汉、长沙、南昌、黄石、九江、安庆、铜陵、芜湖、南京、上海等城市。珠江及其上游繁育着南宁、柳州、桂林、梧州、肇庆、韶关、清远、河源、惠州、佛山、广州、深圳、江门、珠海、香港、澳门等城市。
2.以山为主的选择
风水家认为:“凡寻龙穴,固宜由祖山、宗山、间星、应星以至少祖山、穴星,逐层查看,方为的确”(《地理指正》)。寻龙先须问祖宗,看它分劈在何峰,或屏或障穿中出,定有奇踪发贵荣。具体作法有十条:“一看祖山秀拔;二看龙形(即山脉起伏)变化,三看成形住结(成封闭式的形状,生气凝住成结);四看落头分明;五看脉归何处;六看穴内平窝;七看砂(即山)水会合;八看朝对有情;九看生死顺逆;十看阴阳缓急。”通过这十看,达到龙、穴、砂、水四美具备(《地理正宗》)。四美具备,才是封闭式的环境单元。正如《丹经口诀》讲的:“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关是玄关,即房屋口的朝向。
3.以平原为主的选择
风水先生反对选择崇山峻岭中毫无平地的地点,那种地方不仅不可能建都城、市镇,就是盖住宅也困难.所以风水先生以平原为选择对象,选择山前平原或山间盆地,只有这种地方才能发展生产,物资丰富,交通便利,人才众多。所谓“十山不及一平洋,江北江南富贵乡”(《地理一贯集》)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在此基础上,再看周围的山势,一般要求背靠大山,前低后高,四围山高,中央低平。即使是大平原,也要四周有山围绕,形成封闭式的环境单元。国都、郡府等大、中城市要求局势宽大,落气隆厚,非平原不可。水城,或环抱,或倒合,或朝来绕后。来悠扬,去弯曲,缠护多在隔水,水口常在数十里外,大者在二、三百里外。
从环境角度看,城镇所在地必须有一定面积的平原,才能有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城里人生活。平原使交通、物资交流、集市贸易都方便。再背靠大山,面临大河,在军事上更为有利,水上交通也更方便。“背大山,面洪流”的另一层含意是背北面南,背阴面阳。我国东南大都受季风影响,大山的阴阳坡在地理环境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坡向不同,气候也不同。南坡暖,北坡凉;南坡湿润,北坡干燥。南北坡气候差异,又造成了植被、土壤、地表径流的差异。这些差异又影响地貌的差异,阳坡坡面侵蚀作用比阴坡强烈,最后造成山坡不对称。阴阳坡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差异,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如果阴坡地下水径流条件好,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等现象。因此,道路选线要避开阴坡地段,尽可能选在阳坡。房屋建筑也应选在阳坡,因为阳坡温暖,光照强,通风条件好,干燥不易生炳寺。由此可见,风水先生在选择都城、市镇、民居地址时,强调“负阴抱阳”或“背阴面阳”是有实践经验作基础的,含有现代科学的价值。
4.以藏风、聚气为主的选择
风水有一套美的格局,称为美格(《都天宝照经》)。美格最起码的要求是气蓄,气蓄又要山水环抱,形成封闭式的环境。封闭要求严密,在视觉上不出现缺口,这样就需要山水多次环抱,形成层次。外层为外罗城,中层为龙虎砂,内层为护穴砂。风水学说中这种美的格局,被古代建筑家吸收,应用到古建筑中。因此,古代建筑的基本形式是由三面或四面的建筑物围成庭院,用墙及迥廊连接形成封闭的空间,既有隔声、挡风及遮阳作用,又可在院内栽植花草树木,安设山石盆景,造成宁静的居住环境,这种格式一层套一层,风水称为大聚、小聚。最大的国都要求山水大聚;其次是城镇,要求山水中聚;民宅最小,也要求山水小聚。庭院建筑是仿照小聚的格式设计的。
风水选址要求藏风或避风,上下两旁,必须有护穴砂。水流去的一边风吹不得。水流来的一边也吹不得(《地理》)。风水宝地为什么要避风呢?风水家认为:“外山环抱者,风无所人,而内气聚。外山亏疏者,风有所入而内气散。气聚者暖,气散者冷”(《堪舆泄秘》)。正因为避风是为了使一个地方的小气候温暖不冷,因此,风水不是要避开所有的风,而是只避寒冷的风,不避温暖的风。这点《地学指正》讲得很清楚:“平阳(即平原地区)原不畏风,然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暖风、谓之阳风,则无妨。向西、向北,所受者凉风、寒风,谓之阴风,宜有近案(即近山)遮拦,否则风吹骨寒,主家道衰败丁稀。”
由于风与气温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风水家在选择环境时一般都要避风,前后左右都要有山阻挡风吹,方为吉地。山弯中的旋风,平阳的暗风,山壑口的凹风.两山之间空处吹来的洞风,都是风水上要回避的。风水先生把平原上由东、南方向吹来的温暖风叫做阳风,不用回。而把由西、北方向吹来的凉风或寒风叫做阴风,需要有山阻挡,否则不吉。
让我们再看一看我国几个个著名古都的风水选址实例。
杭州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军攻陷汴京,北宋覆灭。次年,徽宗子赵构于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建立南宋王朝。但是,由于金军步步进逼,宋军节节败退,赵构只好“巡幸东南”以避敌。下扬州、退镇江、至杭州、跸建康、返杭州,一直被金军从越州(今绍兴市)追至温州,狼狈不堪。金人受到北方抗金义军的牵制,被迫北退。被西湖山水的胜美所吸引的高宗便三进杭州,于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正式定都,改称临安。
在南宋以前的古代,曾经数次出现过南北对峙的局面,但拥有半壁江山的南方诸,往往都把国都选在武昌、南京等地,这一方面是要利用长江天险及周围的形势来进行防守,同时也表现出了一种不甘示弱、图谋北上的积极态势。因为,立都于长江南岸,势必就要把军事防御的重点向北推移至淮河一线,在淮河南岸划出一条实际的南北分界线。而赵构虽然一度驻跸建康,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虎踞龙蟠的用武之地,选择了杭州。这其中的原因,首先是赵构君臣被金兵气势汹汹的进军吓破了胆,唯恐距离前线太近,逃跑不及;为了保全自己的皇位,赵构根本没有收复失地的打算,一心只想着向金人割地赔款以求和,定都杭州,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表明了自己甘愿偏安江南,无心再回中原的意向,是向金人示弱。其次,经过五代十国及北宋时期的经营,杭州在经济上的繁华富庶已经超过了南京,又有美丽的西湖山水相伴,赵构集团感到只有这里才是能充分满足其骄奢淫逸生活需要的最佳处所。所以,尽管杭州存在着作为国都的诸多不利,但也足以使胸无大志、不思进取的赵构集团心满意足了。“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林升的诗句,早已把赵构君臣的阴暗用心揭露于天下。
南京
南京,又称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东巡会稽时就看了出来,因此想尽办法破坏其风水龙脉,开挖秦淮河,秦淮河就是“秦坏河”;切断石头山山脉,填塞秣草,改名成了“秣陵”。诸葛亮称:“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指出孙权占有地利之便。朱元璋定明朝首都于南京,就认为,“金陵险固,古所谓长江天堑,真形胜也。”南京真正龙脉的起止:“若南京牛首之龙,自瓦屋山起,东庐山至漂水蒲里,生横山、云台山、吉山、祖堂山而起牛首双峰,特峙成天财土星。左分一支,生吴山至西善桥止,复于肘后逆上,生大山、小山。右分一支,生翠屏山,从烂石冈落,变作冈龙,至麻田止。中抽将军山,过黄泥冈,起祝禧寺,至安德门,生雨花台,前至架冈门、上方门而止。”南京亦是山水交汇之处,长江与南龙的尾部相交之地。南京风水的最大缺憾是长江在北,紫金山在南,因此建都于此的,其所持的往往多为半壁江山。
盛世临港。盛世临港项目地理位置优越,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汇聚于此,风声水起,且背靠洗马池公园和流杯池公园,集天地之灵气,于书乡文化中浸染,山管人丁水管财,居此,要人有人,要财有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