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人的祸福没有门路,完全是由自己招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像人影紧跟着形体一样,绝不差错。
《太上感应篇》中讲:“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人只要从内心自求,力行仁义道德,自然能够赢得他人的敬重,而引来身外的功名富贵。
善恶感应,不差分毫,如同人做一件善事,起初没有想到会有善报,但善报自然会来,做了一件恶事,起初也没想到恶报到来,但恶报自然会来。如同形与影,影子一步也不离形。如果能把报应二字反复思考,择善而从,自然就会避免恶报,得到善报。
《太上感应篇》为道教经典,内容主要是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本书特别强调承负法则,道经中系统的提出承负论的观点,是在东汉的《太平经》中。行善积德福庇子孙,作恶受罚殃及子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这里“太上”是指太上老君,道门之称也,“太上”是无上之意思,是华夏最尊贵的词语。
“感应篇”是太上劝人作善之书。由此动彼谓之感,由彼答此谓之应,应善恶感动天地,必有报应也。《太上感应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上至,下至民间,刊印传播者众多,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
旨在劝善,简称《感应篇》,作者不详,内容融合了较多的传统民族思想,树立了人在世正确形象,许多内容至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
历史
《太上感应篇》最初只在民间流传,南宋时始获官方重视,历经宋、元、明、清而久盛不衰。它以儒家现实的封建伦理准则,有利于规范人们的言行,特别是有助于保证国家、社会、家庭的严谨秩序,故而博得历代统治者的重视。
同时,那些诚心修道者也推崇它,因为它不同于一味要求人们凝神思道,清心静虑的心灵修炼术,而是具体、现实地提出了行善得道的方式,这使得世俗道教从精神道教中分离出来,满足了人们渴望通过现实的生活方式也能到达得道成仙的人生境界的愿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上感应篇
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出处:《旧唐书·萧瑀传》:“应遭剖心之祸,翻见太平之日,北叟失马,事亦难常。”
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化很大。
出处:晋·葛洪《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大海变陆地,扬起灰尘。比喻世化很大。
出处:晋·葛洪《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
沧海变桑田,山陵变深谷,比喻世迁极大。
出处:清·朱彜尊《玉带生歌》:“海桑陵谷又经三百秋,以手摩挱尚如故。”
犹沧海变桑田。比喻世迁很大。
出处:唐·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之一:“海水桑田几翻覆,中间此桃四五熟。”
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仿佛隔了一个时代。指一种因人事或景物变化很大而引起的感触。
出处:宋·范成大《吴船录下》:“发常州,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陆续于道,恍然如隔世焉。”
指祸福皆人自取。
是祸是福均取决于人自身的所作所为。亦作“祸福由人”。
出处:唐·杨炯《从弟去溢墓志铭》:“阴阳为道,大道无亭毒之心;祸福惟人,圣人有抑扬之教。”亭毒,养育。
指祸与福没有固定不变的常规。
出处:明·孙梅锡《琴心记·长门望月》:“祸福无常,忧喜难定,一日心悔,娘娘便荣还,何苦悲凄。”
无门:没有定数。指灾祸和幸福不是注定的,都是人们自己造成的。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指祸害与幸福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
出处:《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指祸与福相因而生。
出处:先秦·李耳《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比喻坏事和好事互相依存。
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是祸是福均取决于人自身的所作所为。同“祸福惟人”。
出处:明·王錂《春芜记·反目》:“天网恢恢真可信,须知祸福由人。”
旧时迷信认为,灾祸与幸福都有一定的气数,都是命中注定的。
指祸与福之所从出。
吉祥、不幸、灾祸、幸福。
出处:《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是为吉凶祸福等耳,吾不独受此罪。”
吉凶:吉利与不吉利,引申为祸福,成败;卜:占卜,引申为预测。无法预测是福是祸、是成是败。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九回:“圣人命我进京,怎敢抗旨?但奸臣在朝,此去吉凶未卜。”
陵:山陵;谷:山谷。丘陵变山谷,山谷变丘陵。比喻世事巨变迁。
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吴梅村诗一》:“又自托于前朝遗老,借陵谷沧桑之感,以掩其一身两姓之惭,其人已无足观。”
人生如同一场梦。形容世事无定,人生短促。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比喻人间世化很大。
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十五卷:“塞翁得马非为吉,宋子双盲岂是凶。祸福前程如漆暗,但平方寸答天公。”
塞马。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
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序一:“嗟乎嗟乎!廿年幻梦,如此收场;万里故乡,罔知所适。若论祸福,塞翁之马难知;语到死生,庄子之龟未卜。叹浮生其若梦,为欢几何?抚结局以如斯,前尘已矣。”
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化很大。同“桑田沧海”。
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化很大。
出处:晋·葛洪《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神道: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后指关于鬼神祸福之说。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
出处:《易·观》:“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同“时易世变”。
出处:唐·白居易《唐淮南节度使李公家庙碑铭序》:“朝当晏驾,时移世变,遂出掾高要,佐浔阳。”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出处:晋·鲁褒《钱神论》:“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
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十六回:“军情瞬息万变,莫说我们到南边还要好几天,就是此时,文丞相也不知在那里不在了?”
无根据地预言祸福之事。
兴盛和灭亡,灾祸和幸福。泛指一切遭遇。
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相转化,灾祸与幸福互为因果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比喻世化,盛衰无常。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优势,我是亲眼看见的。”
不测: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厮恰才无病。怎生下在牢里便有病?张千,你再去看来。”
词目
祸福无门
发音
释义
无门:没有定数。指灾祸和幸福不是注定的,都是人们自己造成的。
近义词
祸福同门
反义词
命中注定
引用
《水浒传》第二十回虔婆醉打唐牛儿宋江怒杀阎婆惜...把他横拖倒,直推进郓城县里来。正是∶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披麻救水,惹焰烧身。...《武经总要》后集·卷十三...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座者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论之曰:“祸福无门,唯人所召。自顾无负于物,诸公何见忧之深?公┙积恶祸盈...《百战奇略》第九卷...镇定自若,泰然处之。对此种怪异现象,孝恭从容不迫地解释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自顾无负于物,诸公何见忧之深!...《昭明文选》卷四十四...进彧为汉侍中,守尚书令。告江东诸将校部曲及孙权宗亲中外:盖闻祸福无门,惟人所召。左氏传闵子骞之辞。夫见机而作,不处凶危,上...《昭明文选》卷五十四...鼎贵。又,于公曰:少高大门,令容驷马高盖车。左传,闵子骞曰:祸福无门,惟人所召。譊譊讙咋,异端斯起。蜀志曰:孟光好公羊春秋...《全梁文》卷五十...◇为萧仆射与袁昂书夫祸福无门,兴亡有数,天之所弃,人孰能匡。机来不再,图之宜早。顷...《全梁文》卷五十三...背文明之托,而覆中州者贾后,弃初宁之誓,而登合殿者元凶,祸福无门,奚其豫择,友于兄弟,不亦安乎?(《通鉴》一百三十三。...《全梁文》卷七十四...入,出入从本而兴焉。释氏有不二法门,老子有众妙之门。书云:「祸福无门」。皆是会通之林薮,机妙之渊宅。出家之人,得其义矣。丧...《全后周文》卷七...回车作室。正阳君位,乔枝父道,臣子所崇,忠孝为宝。勿谓居尊,祸福无门;勿恃亲贤,王道无偏。无为虑始,无为事先,损之又损,而...《全后汉文》卷五十一...疏谏微行臣闻瑞由德至,灾应事生。传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天不言语,以灾异谴告,是以孔子迅雷风烈,...《全后汉文》卷九十二...年月朔日,子尚书令&57910;,告江东诸将校部曲,及孙权宗亲中外。盖闻祸福无门,惟人所召。夫见机而作,不处凶危,上圣之明也。临事制变...《全晋文》卷九...利在永贞,克隆堂基,母仪天下,潜畅阴教。鉴於六列,考之篇籍,祸福无门,盛衰由人,虽休勿休。其敬之哉,可不慎欤!(《晋书·明...《唐文拾遗》卷三十八...何草间求活,终作叛徒。况居成算之中,即在覆巢之下,死生有命,祸福无门,唯审是非,可知成败。所谓燕雀相贺,虮虱相吊,实在於知...《唐文拾遗》卷四十五...至,神害盈而祸翻。木必摧秀,葵须卫根,赋命而吉凶同域,由人而祸福无门。当时丰沛之间,差肩并起;今日干戈之後,屈指谁存?鸷蹙...《全汉文》卷十三...咨我令考,信道秉真。变怪生家,谓之天神,修德灭邪,化及其邻。祸福无门,唯人所求。听天任命,慎厥所修。栖迟养志,老氏之畴。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