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是刘恒,汉武帝是刘彻。
汉文帝简介:汉文帝,名刘恒,是汉朝的第三代皇帝,高祖刘邦第三子,初被立为代王,建都晋阳。前180到前157年在位,高祖中子。刘恒在周勃、陈平支持下诛灭了诸吕势力,登上皇帝宝座,成为文帝,在位23年。
汉武帝简介:名刘彻,汉族,出生于长安,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7岁时被册立为,16岁,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文昌帝:文昌帝姓张,名亚子,晋朝人。因居四川梓潼县七曲山,又号“梓潼”。元朝时受封为“文昌帝君”,历代均受加号封赠,是君民同祀之掌管人间禄籍之神。农历二月初三诞期,为地方之文人学士所虔拜。
关武帝:武帝姓关名羽,字云长,汉末三国人。宋朝始受封号,明朝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尊名“关圣帝君”。关帝又称“协天大帝”,俗称“武圣”,民间商人尊其为“武财神”,诞期为农历五月十三日及六月二十四日。
大埔文武庙是典型的古式建筑,四周建有围墙以保持环境清静,庙宇的入口以青砖和磨光花岗石块筑成,两道侧墙及屋脊均有灰泥悬饰,屋顶边缘的檐板更是典型新界建筑物的特色。中庭两侧共有八个厢房,入口两侧的厢房,曾是乡绅旅客途经大埔时度宿的地方。庙宇最初是大埔七约乡公所的办事处,是太和市的行政中心,内里亦设有公秤房,是太和市买卖公正的仲裁中心。至1954年新乡公所落成后,该庙改为奉祀文昌帝及关武帝,成为一个宗教信仰中心。大埔文武庙采用对称布局,门额:「文武二帝庙」,木联:「文昭日月;武镇山河。」内有光绪廿八年(1902年)铸造香炉。中轴两旁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正门入口,走进庙的正门后,可看见庙内还有一对门,称为「中门」,这对门在普通日子是关闭的,只会在关帝及文昌帝的寿诞,以及每逢初一、十五的日子才会「中门大开」,在古时,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由中门进入,而其他人只能由侧面经过的;第二部分为露天庭园和偏厢;第三部分则是大殿,而两位道教帝君就是供奉在大殿内。殿内的文昌帝手执毛笔、身穿长袍在右;而关武帝则红脸长须、手执关刀、身披凯甲在左。文武庙内供奉神像原为木牌,1984年5月11日中国香港将文武庙列作法定历史建筑,受古物及古迹条例保护,这是新界首座受保护的建筑物。由于文武庙年代久远,残破不堪,七约乡历届的委员都希望古庙重修,适逢发展大埔,遂在1985年拨款与七约合资七十余万将古庙重修,工程将庙内屋顶拆除,更换了腐烂的木梁桁,巩固墙壁上的青砖及堵封了墙上的附加窗户,庙内手工精细的雕花木刻和灰胶均以传统方式重新髹油及修补,并安放文武二帝圣像供后人敬崇,修葺后的文武庙不仅焕然一新,更使其传统中国式建筑物的形象更为突出。[编辑]文武二帝文昌帝:文昌帝姓张,名亚子,晋朝人。因居四川梓潼县七曲山,又号「梓潼」。元朝时受封为「文昌帝君」,历代均受加号封赠,是君民同祀之掌管人间禄籍之神。农历二月初三诞期,为地方之文人学士所虔拜。关武帝:武帝姓关名羽,字云长,汉末三国人。宋朝始受封号,明朝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尊名「关圣帝君」。关帝又称「协天大帝」,俗称「武圣」,民间商人尊其为「武财神」,诞期为农历五月十三日及六月二十四日。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mons/thumb/c/c0/TaiWoMarket_MemoryStone/96px-TaiWoMarket_MemoryStone太和市车坪碑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由当时的七约乡民集资兴建,作为七约乡公所办事处;至1954年新乡公所落成后,该庙改为供奉文武二帝。文武庙内供奉神像原木牌,1985年改为文武二帝圣塑像。门额:「文武二帝庙」,木联:「文昭日月;武镇山河。」内有光绪廿八年(1902)铸造香炉。殿前横梁悬挂光绪三十一年(1905)之「一心千古」木匾。殿前柱上为光绪十九年(1893)木联:「德耀中天,翰墨流香昭日月;功崇外域,英风义勇富乾坤。」大埔文武庙殿内神龛中奉「九天开化文昌帝君」,「敕封忠义关圣帝君」。龛联:「六府高居,万古文章留翰墨;三分平定,千秋武烈壮乾坤。」左旁为「福德龙神位」,右旁有剑鱼喙骨一副。奉祀神灵:文昌帝君武圣关帝君。该座文武庙,是新界首座受保护的建筑物,亦是典型的古式建筑,四周建有围墙,以保持庙宇的清静。庙内采用对称布局,中轴两旁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正门入口,第二部分是露天庭园及偏厢,第三部分是大殿。庙宇的入口以青砖和磨光花岗石块筑成,两道侧墙及屋脊均有灰泥悬饰,屋顶边缘的檐板更是典型新界建筑物的特色。中庭两侧共有八个厢房,入口两侧的厢房,曾是乡绅旅客旅经大埔时度宿的地方。庙中新旧碑记均为研究大埔早期历史文献。这幢庙宇已于1984年被列为中国香港法定古迹。
文昌帝:文昌帝姓张,名亚子,晋朝人。因居四川梓潼县七曲山,又号「梓潼」。元朝时受封为「文昌帝君」,历代均受加号封赠,是君民同祀之掌管人间禄籍之神。农历二月初三诞期,为地方之文人学士所虔拜。关武帝:武帝姓关名羽,字云长,汉末三国人。宋朝始受封号,明朝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尊名「关圣帝君」。关帝又称「协天大帝」,俗称「武圣」,民间商人尊其为「武财神」,诞期为农历五月十三日及六月二十四日。
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由当时的七约乡民集资兴建,作为七约乡公所办事处;至1954年新乡公所落成后,该庙改为供奉文武二帝。相传文昌帝掌管功名和官禄,不少父母供奉文昌帝,以祈求子女学业有成。武帝关云长则过五关、斩六将、英雄盖世、义薄云天,信众视为战神和义气之源。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便详细描述了关武帝的英勇事迹。文昌帝乃文事之模范,而关圣帝乃武功之典型,故民间供奉之,以祈求二帝保佑子弟科举及第,顺利晋身,以为家族争光。殿内的文昌帝手执毛笔、身穿长袍在右;而关武帝则红脸长须、手执关刀、身披凯甲在左。文昌帝:文昌帝姓张,名亚子,晋朝人。因居四川梓潼县七曲山,又号「梓潼」。元朝时受封为「文昌帝君」,历代均受加号封赠,是君民同祀之掌管人间禄籍之神。农历二月初三诞期,为地方之文人学士所虔拜。关武帝:武帝姓关名羽,字云长,汉末三国人。宋朝始受封号,明朝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尊名「关圣帝君」。关帝又称「协天大帝」,俗称「武圣」,民间商人尊其为「武财神」,诞期为农历五月十三日及六月二十四日。
参考: m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