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教化
佛陀最后的一次行教化,是他八十岁时候的事。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记载着佛陀这一次化的情形:
尔时世尊,告具寿阿难曰:我今欲往波咤离邑。阿难陀言:如是,世尊,即与诸毖刍随从世尊,发摩揭陀国渐次行,行至波咤离邑住底制边。时彼邑人闻佛来至,悉皆聚会至底制边处………
波咤离,是河南岸的渡口,即是后来阿育王时代的华氏城。第二天,在渡口上挤满了为佛陀送行的人潮,摩揭陀国大臣禹舍也是送行者之一。他随在佛陀身后,依依不的说:「世尊呀!我想在今天世尊经过的地方造一座门楼,命名为瞿昙门,把今天世尊经过的渡船场,命名为瞿昙渡船场。
禹舍面前所立的,是一个高龄八十的衰病老人,他身着坏色之衣,手持乞食之钵,他没有权势,没有财宝。然而,大臣禹舍和无数送行者,都以最诚挚的心情,最崇高的敬意,来为他送行惜别这就是世尊、这才是真正的世尊,为世人所尊崇的佛陀。
佛陀一行人渡过河,向北前进。他们行程极慢,日行十馀里,后来到达跋耆国的首毗舍离城。这时已到了雨季,气侯酷热潮湿,佛陀命随行比丘到各地度雨安居,他自己由阿难陪着住入了城外的大林精舍。但八十岁的佛陀,经过长途跋涉之后,受不了酷热和雨,竟自病倒了他风湿痛复发,胃肠也不适。佛陀以定力克服肉体的痛苦,挣扎了两叁个月,雨季结束,健康渐渐恢复。但是佛陀自己知道,入涅槃已为时不远了。
一天,佛陀在树荫下设座憩息,在旁随侍的阿难说:「世尊呀!庆世尊痊愈,在世尊病重那些日子,我有天地昏暗无光的彷徨感觉。但想到世尊对僧伽的事情,还没有遗训,一定不致于就此涅槃,我心中才感到安堵。
佛陀回答他说:「阿难呀!你所期待的是错误的。僧伽还对我期待什么呢?我已从各种角度,把应说的全说了。在我的说教面,没有隐瞒弟子,没有俗说的「老师还保留一点儿」的秘密奥义。佛陀继续说:「而且,阿难呀!我不以为我是僧伽的领导者,或是以为所有的比丘都依赖着我因此,在我死后,没有道理由我来指定僧伽的继承人。
最后,佛陀强调的说:「阿难呀!你们应该以自己为洲,依靠自己,不要依靠他人以法为洲,依靠法,切勿依靠其它。阿难呀!现在或者当我去世后,能够以自己为洲,依靠自己,不依靠他人以法为洲,依靠法,不依靠其它的人,此人即是僧伽中的最高者。
大般涅槃
佛陀病后,各地结夏的弟子也都回到大林精舍。佛陀带着一行人离开毗舍离,向拘萨罗国的舍卫城前进。途中经过班陀村、诃帝村、祥婆村等地,这一天,到了末罗国的波婆村。波婆村有一个锻冶工人纯陀,是佛陀的在家弟子。他闻知佛陀经过该地,为了表示敬意,他备下了盛的午餐,请佛陀一行人光临。
据说纯陀供养的食物中,有一种菌类的蘑菇,汉译经典中叫做旃檀耳的,佛陀吃了这种东西,不久就腹痛如绞(据巴宙教授所译南传大般涅槃经所载:佛陀食前曾告知纯陀,将旃檀耳尽奉给他一人吃,其它食物分给众比丘。且,他食剩馀的旃檀耳,命纯陀埋藏于地下,不令他人食)。佛陀摄心自持,语阿难曰:「我等去拘尸那罗吧!
佛陀涅槃后,当时各地流传着一首偈子,是这样说的:
我听说是这样的:吃下了苦工纯陀的供应,世尊得了病是足以致死的重病。
吃下了供养的蘑菇,得了腹痛的病。
而泻肚的世尊说到:我们到拘尸那去吧。
这首实的偈子,是当时各地弟子,对佛陀由发病而涅槃传闻的定型。
佛陀一行人往拘尸那进行,到了中途,佛陀体力已尽,对阿难说:
阿难呀!我已经疲倦了,到林下休息吧!
阿难说:「遵命,世尊。一行人进入一片树林,佛陀说:「阿难,我今背痛,汝将袈裟折为四重,我欲偃卧以自休息。阿难在两株排的沙罗双树下,铺上一个简单的垫褥,佛陀右胁而卧,阿难以一件折为四重的袈裟垫在佛陀背下,以减轻其背痛。
阿舍经上说,这片树林名叫牛角沙罗林,在拘尸那城东数里之处。经典上所的沙罗双树,事实上就是两株列的沙罗树。这两株树,因佛陀涅槃而名垂千古。
佛陀最后的一句话,是:「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养如来。
说完这句遗言,佛陀进入涅槃。
长阿含经三曰:“尔时世尊于负味城随宜住已,告贤者阿难,俱诣波婆城。(中略)路由末罗至波婆城阇头园中,时有工师子名曰周那,(中略)即请世尊明日舍食,时佛默然受请。(中略)大众围绕往诣其舍,就座而坐。是时周那寻设饮食供佛及僧,别煮旃檀树耳,世所珍奇,独奉世尊。佛告周那:勿以此耳与余比丘。周那受教,不敢辄与。”玄义七曰:“八十二岁老比丘身,诣纯陀舍,持钵乞食,食旃檀耳羹,食讫说法,果报寿命中夜而尽。”
佛教语,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典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二是指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想通、心心相印。
出
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拈花一笑”是禅宗的一个故事。说是有一天,教主释迦牟尼上大课,众多弟子眼巴巴地望着他,他却一句话也不说。伸手从讲台上的花盆中,拿起一朵花,在手中转来转去,好像在暗示着什么。弟子们谁也不懂老师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这就是“释迦拈花”。
释迦有个大弟子,叫迦叶。佛经记载,看见释迦拈花,迦叶“破颜微笑”。宗教堂会,戒律极严。可就在这鸦雀无声中,迦叶尊者竟然“噗嗤”一笑,尽管不是开怀大笑,只是微笑,也是大大出乎常规的。这就是“迦叶微笑”。
这师徒两人神神怪怪的行为,合在一起,就叫做“拈花微笑”。
紧接着,释迦牟尼讲话了:“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意思是说:徒儿们听好了,我有绝妙高招,可以直接悟道,刚才已经传授给迦叶同学了啦。你们要学,就问他去吧!
据说,这也就是禅宗的起始。禅宗的特色就是:传道授学,讲求心领神会,无需文字言语表达。我太懂禅学,但我喜欢禅宗的意境,那对世间美好的领悟,世间最美好的事物莫过于花,我喜欢去默默的领悟花的语言!
我喜欢昙花的刹那灿烂。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时间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全部的梦想和激情,壮烈与喝彩,顷刻间挥洒净尽,淋漓快意。
望尽了烂漫辉煌的一刻,终有落樱缤纷。残红善舞。你本来是灿烂过的,因此不怕被遗忘;你本来是热烈过的,因此甘于安守一份不可言喻的静默。就这样,你把一生的光阴凝成时光长河中那一瓣恒久的心香。笑靥如你,真情如你,希望如你,生命亦如你。
我喜欢兰花的清幽。就那么简简单单的几片叶子,就一朵或几朵白色的小花,却历经千年,依然悠远飘逸。习惯了寂寞,不以无人而不芳。淡淡的,一体青凝不染尘。一种从容的生活状态,不是甘于平庸而是细腻地去感受生活中并不缺少的快乐。远离了喧嚣繁杂,空谷晨钟,不是自耳畔响起,而是自心田深处某个被遗忘的角落。青青一线,暗香浮动。一切如花,花如一切。所以,佛祖拈花而迦叶微笑;这一笑,便是整个世界。
人生亦是如此,或绚烂如夏花,或如秋叶飘零,不管成败荣辱,从容面对吧。
生命如同四季,风露荣枯。知春、识秋,拈花拂雪,活出个淡雅人生
比喻心心相印、会心。
“拈花一笑”也作“拈花微笑”,佛教语,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典故),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
,
二是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想通、心心相印
。
佛祖所传的其实是一种至为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是一种“无相”、“涅盘”的最高的境界
不叫佛祖。佛,是佛陀的简称,意为觉者。
觉有三意: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因为大乘佛法认为十方三世有无数的佛,而且就是这个地球释迦牟尼佛之前,已经有三位佛陀出世,分别是: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
所以佛教没有真正的祖。如果要说现在地球的佛教的祖,就是释迦牟尼佛,佛教称为“本师”,即根本大导师,现在的佛法都是他宣说的。
至于“祖”,还可以解释成各宗各派的祖师,这个就很多了。
佛祖有三身:报身、化身、法身。
这个法身就是上帝。佛经上讲“内显外现一切法,皆是佛陀之法身”。这与圣经上讲的上帝无所不在、自有永有,是高度吻合的。
不过很多鸡独徒,把上帝说成是天上的某种神,甚至把上帝搞成邪教头目,那完全是笑话。德国历史学家写过一本书《耶稣在印度》,也说明基督教的很多理论与佛教有关。